晚理东皋楫,言寻北郭庐。
林昏霜气聚,江静月轮孤。
山势临流险,村容带树枯。
衡门知不远,隔水市镫疏。
晚理东皋楫,言寻北郭庐。
林昏霜气聚,江静月轮孤。
山势临流险,村容带树枯。
衡门知不远,隔水市镫疏。
这首清代诗人曹寿铭的《丹夜舟中即景同眉叔》描绘了一幅秋夜舟行的画面。首句“晚理东皋楫”写夜晚诗人划动船桨,可能是沿着东边的田野河岸前行。接着,“言寻北郭庐”表达了诗人寻找远处村落的愿望,北郭庐即城郊的房屋。
“林昏霜气聚”描绘了树林在傍晚时分被浓霜笼罩,显得昏暗而寂静。江面“静月轮孤”,强调了月光洒在平静江面上的孤独感。山势“临流险”,显示出两岸山势陡峭,水流湍急。
“村容带树枯”进一步描绘了村庄的景象,枯萎的树木与萧瑟的秋色相映,渲染出一种荒凉的气氛。最后两句“衡门知不远,隔水市镫疏”暗示了诗人已能望见远处简陋的门户,以及稀疏的灯火,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偏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所见的自然景色和乡村风貌,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先生原是山中客,仅能扬雄一区宅。
穷冬十日不出门,群玉峰前看三白。
谁将名字落人间,丹陛入对天开颜。
江城作牧多暇日,犹有馀力穷跻攀。
膏肓不除泉石念,胜处何如眼中见。
四明风月岂无情,要是岁寒心不变。
晴檐初晃云母光,庭中已休雁鹜行。
玲珑元不碍达观,下视万物俱清凉。
腊雪常闻百厉销,今年腊日雪飘飘。
山公预喜明年熟,擘画开春买酒瓢。
老农占田得吉卜,一夜北风雪漫屋。
屋压欲折君勿悲,陇头新麦一尺泥。
泥深麦牢风莫吹,明年作饼大如箕。
野人食饱官事少,莫畏瑟缩寒侵肌。
高堂晨兴何所为,门无马迹人更稀。
珠楼玉阁互飞动,坐见贫屋生光辉。
无功及物惭受禄,丰穰幸赖天与之。
弃粮遗粒待鸡犬,吾羹何得长烹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