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六十四首·其七》
《绝句六十四首·其七》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未鍊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

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

(0)
注释
鍊:炼制。
还丹:道教术语,指修炼成的仙丹。
铅:这里比喻普通的、无价值的事物。
至宝:极珍贵的物品。
愚人:指缺乏智慧或知识的人。
翻译
未经炼制的丹药不要进入山中,山中的内外都不是普通的铅。
这种极其珍贵的东西在每家每户都有,只是愚昧的人无法完全识别。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伯端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家修炼思想的理解和态度。开篇“未鍊还丹莫入山”表明诗人对修炼之事持有保留态度,不主张盲目入山寻求所谓的仙丹。接着“山中内外尽非铅”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指出山中的物质都不是真正的仙丹,只不过是普通的铅(古人常以铅为炼制灵丹的材料)。

最后两句“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俗对于修炼追求的一种看法。这里的“此般至宝”可能指的是道家中的至高无上的真理或仙丹,而“家家有”意味着这种至宝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不需要到处寻找。而“自是愚人识不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追求外在修炼方法而忽视内在智慧的世人持有的一种同情或怜悯,他们没有认识到真正宝贵的是内心的觉悟和理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山中所谓的仙丹与内心真理,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思考:真正的价值和智慧来源于内在的修为,而非外在的物质追求。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送师相陈大观文

频年秋稔穀相因,八郡恩波著处匀。
长乐城中家几万,家家生子总名陈。

(0)

题愍孝庙次王龟龄韵

曹娥卓行传丰碑,越人往往贵女儿。
建炎蔡氏有孝子,事比孝子尤环奇。
自从结发读书史,倜傥不受靮与羁。
乃翁诖误落囹圄,疚心疾首泣以悲。
胡能安坐视父击,朝暮哀诉当旌麾。
府公傥许赎父罪,名隶卒伍所不辞。
不然奋身事征讨,赳赳勇力犹可施。
黄堂沈深身则微,虽有诚恳无人知。
归来静默心语口,此事感悟当以尸。
临河勇决不复顾,纯孝宁不由天资。
缇萦上书解刑网,言虽迫切身无亏。
文本理寃由一赋,孰与捐命如含饴。
杀身成仁古所罕,殆类饿踣齐与夷。
事闻黄屋亦动色,亟诏立祠河水湄。
嗟嗟玄应固不朽,万口至今皆一词。
东嘉夫子好事者,作歌登载仍吁嘻。
异时国史编宋雅,人间重见白华诗。

(0)

题太白祠堂

潮生采石波涛险,秋入青山草木寒。
千古风流无处觅,空吟亭北倚栏干。

(0)

为柴怀叔殿院题世彩堂

庆积门阑久,祥钟家世醲。
乘骢惊创见,戏彩觉重逢。
鲐耋频三喜,孙曾见八龙。
年龄开九秩,孙子章千钟。
奕叶今荣耀,蝉联旧素封。
家风追万石,眉寿拟三松。
画栋侵银汉,平地浸碧峰。
同心木芍药,并蒂水芙蓉。
委曲颜常悦,骞腾色愈恭。
会须陶谢手,觅句细形容。

(0)

种水仙酴醿

酴醿水仙皆玉英,请借汝南言以评。
水仙内润叔慈似,酴醿外朗似慈明。

(0)

都丞李侍郎叔永和予小园二十六诗因成古风一

黄昏兀坐对疏竹,欻有寒光临蔀屋。
焚香发轴得新诗,炯炯骊珠二十六。
三唐妙音久已断,辋川丽藻今能续。
报瓜何必枉琼华,抵鹊奚须费明玉。
韩豪苏仙吁可畏,白俗元轻何足录。
从此磬湖三亩园,绝胜李愿一盘谷。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