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太祝冬祭马步》
《和张太祝冬祭马步》全文
唐 / 储光羲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故坛何肃肃,中野自无喧。

烈火见陈信,飏言闻永存。

房星隐曙色,朔风动寒原。

今日歌天马,非关征大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tàizhùdōng
táng / chǔguāng

tánzhōngxuān
lièhuǒjiànchénxìnyángyánwényǒngcún

fángxīngyǐnshǔshuòfēngdònghányuán
jīntiānfēiguānzhēngwǎn

翻译
古老的祭坛多么庄重肃穆,田野中自然没有了喧嚣。
炽热的火焰显现忠诚的誓言,流传的话语永远铭记。
房宿星消失在黎明的色彩中,寒冷的北风吹过荒芜的平原。
今日歌颂天马,却并非为了征讨大宛国。
注释
坛:祭坛。
肃肃:庄重肃穆。
中野:田野。
无喧:没有喧嚣。
烈火:炽热的火焰。
陈信:忠诚的誓言。
飏言:流传的话语。
永存:永远铭记。
房星:房宿星。
曙色:黎明的色彩。
朔风:寒冷的北风。
寒原:荒芜的平原。
今日:今天。
歌天马:歌颂天马。
征大宛:征讨大宛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日祭扫之景。"故坛何肃肃,中野自无喧"表达了祭坛在荒野中的庄严与静谧,没有人声喧哗,只有自然界的声音。"烈火见陈信,飏言闻永存"则是说祭祀时用的烈火象征着对先人的忠诚和信守,而那些祝愿的话语也似乎能传承久远。

接下来的"房星隐曙色,朔风动寒原"写的是天边的星辰在晨曦中逐渐隐去,而北方的冷风吹拂过冰冷的大地。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萧瑟的氛围。

最后两句"今日歌天马,非关征大宛"则是说今天祭扫之时,虽然唱着关于天上的马的歌曲,但这与古代远征大宛(一个遥远的地方)的壮举无关。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生命、历史以及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储光羲

储光羲
朝代:唐   籍贯:润州延陵   生辰:约706—763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猜你喜欢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其十二

门冬如佳隶,长年护阶除。

生儿乃不凡,磊落玻璃珠。

(0)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其一

菊老芙蓉退,化工少均逸。

蚤晚梅花动,从此无閒日。

(0)

湘口夜泊南去零陵十里矣营水来自营道过零陵下湘水自桂林之海阳至此与营会合为一江

我从清湘发源来,直送湘流入营水。

故人亭前合江处,暮夜樯竿矗沙尾。

却从湘口望湘南,城郭山川恍难纪。

万壑千岩诗不遍,惟有苍苔痕屐齿。

三年瘴雾亦奇绝,浮世登临如此几。

湖南山色夹江来,无复瑶篸插天起。

坡陀狠石蹲清涨,澹荡光风浮白芷。

骚人魂散若为招,伤心极目春千里。

我亦江南转蓬客,白鸟愁烟思故垒。

远游虽好不如归,一声鶗鴂花如洗。

(0)

雪中苦寒戏嘲二绝·其二

茸毡帐下玉杯宽,香里吹笙醉里看。

风雪过门无入处,却投穷巷觅袁安。

(0)

殊不恶斋秋晚閒吟五绝·其三

就食迁居蚁坟壤,随风作舍蛛袅丝。

百年何处用三窟,万事信缘安一枝。

(0)

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可率昆季赓和胜终日饱閒也·其七

贵仕龟钻筴,閒居马脱鞿。

冠尘昏旧制,带眼剩新围。

堆案书邮少,登门刺字稀。

掩关灰木坐,休示季咸机。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