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称三友,无心是此君。
美花何足并,俗客未应论。
不忍疏添月,须教劲拂云。
晚凉欣对罢,借色入清尊。
举世称三友,无心是此君。
美花何足并,俗客未应论。
不忍疏添月,须教劲拂云。
晚凉欣对罢,借色入清尊。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对竹次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与向往。
“举世称三友,无心是此君。”这里的“三友”通常指的是松、竹和梅,但在这首诗里,诗人将竹子单独拔高,视为超然物外的朋友,“无心”表达了竹子的清高脱俗。
“美花何足并,俗客未应论。”竹子的美,不需要与其他花朵相比,也不值得让那些庸俗之人评说。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竹子超逸脱俗的特质。
“不忍疏添月,须教劲拂云。”这两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不忍心去修剪它,即使是为了让它更加适宜月光的洗礼。同时,诗人还想象着要如何用力气去清理那些遮挡住竹子与天空之间云朵的杂物。
“晚凉欣对罢,借色入清尊。”诗人在凉爽的傍晚时分,静坐于竹林之中,享受那份超然的宁静。这里的“借色”意味着借助竹子的颜色,即那清新的绿色,来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升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追求高洁脱俗生活理想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