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乾隆癸丑中秋,陈榕溪夫子自三河遣人走京师,招湘读书官舍,且命即日束装,趁节赏月,盖下车之第七日也。距今夕乃五年矣。夫子俸满不迁,湘复留滞都门,偃蹇如故。极思来会此节,一话万端,以病新起不果。对月孤吟,惆怅无极,时嘉庆三年戊午八月十五夜·其一》
《乾隆癸丑中秋,陈榕溪夫子自三河遣人走京师,招湘读书官舍,且命即日束装,趁节赏月,盖下车之第七日也。距今夕乃五年矣。夫子俸满不迁,湘复留滞都门,偃蹇如故。极思来会此节,一话万端,以病新起不果。对月孤吟,惆怅无极,时嘉庆三年戊午八月十五夜·其一》全文
清 / 宋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忆客三河县,今宵忽五年。

感时瓜已熟,纪事月频圆。

后会知何地,相违况眼前。

平生一师弟,欲语转茫然。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湘在嘉庆三年戊午年八月十五夜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榕溪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忆客三河县”,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三河县相聚的日子,引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今宵忽五年”一句,点明时间跨度之长,五年的时间仿佛一瞬,让诗人感叹不已。

“感时瓜已熟,纪事月频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知。瓜熟月圆,四季更迭,岁月无声地流转。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历程的隐喻。

“后会知何地,相违况眼前。”诗人思考未来的相聚之地,担忧与友人的再次相见可能遥不可及。眼前的分别,让未来的重逢充满了不确定性,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平生一师弟,欲语转茫然。”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师兄弟般亲密无间。然而,当想要表达这份情感时,却感到言语难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显得茫然无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时间、空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在中秋佳节之际,诗人对着明月独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作者介绍
宋湘

宋湘
朝代:清   号:芷湾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生辰:1757~1826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猜你喜欢

与徐秋官用中登松风阁先一年约登未果至是乃遂

七里青山两载心,秋官为我一登临。

病馀幽思泉兼石,别后佳音玉更金。

夜雨不嫌苔径湿,春寒偏爱竹房深。

松风阁上君曾坐,试问何如听颖琴。

(0)

挽李封君

嘉定功馀泮水波,华阳规诲复谁多。

承休合有台衡者,节惠其如窀穸何。

江树影连巴国字,澧兰香入楚人歌。

司空勋业旂常在,应与先生永不磨。

(0)

寄顾大参华玉

近逢左辖问参知,尚忆山中访我时。

岂是西湖无好景,秪缘东省有佳期。

一方暂试经邦手,千古还纡尚友思。

闻说柴墟遗稿在,故人已为付棠梨。

(0)

赠徐岳峰少邃用邃翁韵二首·其二

伊昔相知自浙中,百年心事一经同。

斯人海岳真钟秀,何处江湖不效忠。

严濑水声风激烈,钱塘山色雨空濛。

北堂莱舞从容地,识破人间道与功。

(0)

小雨过海天亭前饮酒

山风吹雨霁,藉草对邻僧。

回首淹留地,白云知几层。

(0)

春日访知微门焉未应诗以嘲之

剥啄应松声,客去僧未起。

僧病一春过,老却山中杞。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