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先到帝王州,别殿珠帘不上钩。
万岁声齐山献寿,九门朝退海分流。
参差雉尾回丹陛,杳远鸡声下禁楼。
年少曾来奏词赋,钧天却记梦中游。
晨光先到帝王州,别殿珠帘不上钩。
万岁声齐山献寿,九门朝退海分流。
参差雉尾回丹陛,杳远鸡声下禁楼。
年少曾来奏词赋,钧天却记梦中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伟的宫廷盛典,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繁华而庄严的图画。开篇“晨光先到帝王州”立即设定了高贵和权力的氛围,接着“别殿珠帘不上钩”则透露出一种未完全揭示的神秘感,仿佛在向读者预示着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
“万岁声齐山献寿,九门朝退海分流”两句,描写了万民同庆、朝廷盛大举行的生日祝寿活动。这里,“万岁声”代表了对皇帝无尽的敬仰和祝福,而“九门朝退海分流”则形象地表现了朝臣们在九重宫门之后依次退出,好比江河之水向大海汇聚一样自然而然。
诗人随后笔锋一转,“参差雉尾回丹陛,杳远鸡声下禁楼”细腻描绘了宫殿的壮丽和朝廷的威严。其中“雉尾”指的是古代宫殿屋脊上的一种装饰,而“丹陛”则是用朱红色涂漆的台阶,显示出皇权的尊贵。而“鸡声下禁楼”则营造了一种晨曦初照、生活即将开始的氛围。
最后,“年少曾来奏词赋,钧天却记梦中游”两句,诗人以个人经历作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过往荣耀时刻的怀念之情。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宫廷里作诗赋词的情景,而现在虽身处高位,但那些美好记忆仍如梦境般清晰。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个人的情感世界。
光孝古名刹,六祖修行地。
素称大丛林,缁流若云聚。
粤从建僧司,宗风畅前裔。
尚人旧居此,蚤矣悟禅秘。
迩来授都纲,恩命实非细。
昨从北京回,天界暂留憩。
兹晨发都城,驰道雪初霁。
悬想到官时,菩提长新堤。
嵩少夙所慕,寤寐思见之。
今日忽在眼,群峰翠参差。
阳林耀灵景,物色光陆离。
淑气所融结,从来蕴灵奇。
未繇陟丹峤,得趣心自怡。
复怀中林士,岩栖息尘羁。
守静悟玄秘,清斋茹仙芝。
岂无中谷刍,白驹不可维。
令人重景仰,临风谩嗟咨。
龙潭幽胜地,杰木倚霄汉。
楼阁郁嵯峨,金碧互璀粲。
维时夏初临,风清日方晏。
喜与文翰俦,嬉游恣吟玩。
折芳藉瑶席,洗盏俯寒涧。
泉鸣琴韵佳,鸟啭歌喉慢。
登临且尽欢,怀古谩兴叹。
记取重游期,长空度归雁。
清飙惊流尘,晴旭严芳甸。
冠盖驻岩阿,从游总文彦。
仙家碧云中,丹光旧曾现。
鹤笙今寥寥,岁月疾于电。
亭台久荒芜,草木郁葱茜。
古碑横道隅,苔藓绿将遍。
跻攀出林杪,兴至辄忘倦。
八桂多好山,迤逦青对面。
目断三素云,蓬莱几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