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其三》
《感兴·其三》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道逢一古叟,开唇论紫朱。

方上而锐下,将无是鲁儒。

鲁国有微言,儒者窃其肤。

家家飨五城,谁辨鱼目珠。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兴(其三)》,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诗中以“道逢一古叟”开篇,描绘了一位年迈智者的形象,他开口谈论着“紫朱”,这里的“紫朱”可能象征着某种深奥的道理或知识。接着,“方上而锐下”的描述,既是对老人外貌特征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隐喻——人生的顶峰往往也是逐渐走向低谷的开始。

“将无是鲁儒”一句,似乎在质疑或讽刺那些自以为是的学者,他们或许只是窃取了他人智慧的皮毛,而没有真正理解其深层含义。这种批判意味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界浮夸虚伪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鲁国有微言,儒者窃其肤”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即使是在学术领域,也有许多看似高深的言论,但真正能深入理解并运用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不仅指出了学术研究中的问题,也触及了人性的弱点——对知识的盲目崇拜和浅尝辄止的态度。

最后,“家家飨五城,谁辨鱼目珠”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形象地说明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们追求的往往是表面的荣耀和财富(五城),而忽视了辨别真伪的能力(鱼目珠)。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以及个体在追求物质与名誉时容易迷失自我,丧失辨别是非的能力。

综上所述,《感兴(其三)》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知识、道德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新滩三首·其一

丛祠风俗尊淫祀,滩户生涯利客船。

倏忽未兴酬德意,不知曾有此山川。

(0)

瓜步两绝·其一

颠风恶浪雨喧豗,往事愁中一笑咍。

江上有人来吃酒,故应虎子是琼杯。

(0)

寄子都兄兼呈上饶使君赵有翼

十驿征涂雪塞川,玉溪乍到意醒然。

家声盍继舍人样,台治遥分刺史天。

感慨壮游词绚锦,笑谈登最地流钱。

邦侯傥记论交旧,应有新诗寄日边。

(0)

和子召见寄

独泛沧浪一钓舟,未偿寻壑与经邱。

霜清叵怯吴江冷,酒贱难从越女留。

游鹿台荒人既往,采香径远宿须投。

客游空羡齐云胜,辜负韦黄诗酒州。

(0)

至后二日至东禅

至后阳和已发生,野梅官柳动诗情。

偶为寻壑经邱计,故作穿云渡水行。

近郭好山皆可隐,隔林疏磬有馀清。

他时粗免微官缚,归去深谋谷口耕。

(0)

题华亭尉厅梅馆·其一

古梅瘦竹助萧疏,剪薙蒿蓬亦甚都。

报政未容须五月,却寻疏影向西湖。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