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仪徵道中联句·其四》
《仪徵道中联句·其四》全文
清 / 范当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父老犹闻说沈公,桑麻遗爱满吴中。

桐乡有庙酬朱邑,鲁国何人荐孔融。

白日神鲸窥骇浪,青天大鸟咽悲风。

东南民力凋残甚,继政因循望小冯。

(0)
鉴赏

此诗《仪徵道中联句(其四)》由清代诗人范当世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现实社会的感慨交织,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首联“父老犹闻说沈公,桑麻遗爱满吴中。”以沈公为引,通过父老的口述,展现沈公在吴中地区留下的农耕与教化的恩泽,寓意深远,体现了古代贤者的治国理念与对后世的影响。

颔联“桐乡有庙酬朱邑,鲁国何人荐孔融。”将目光转向历史,分别提及桐乡对朱邑的纪念与鲁国对孔融的推崇,朱邑与孔融皆为历史上著名的官员或学者,他们的事迹与品德被后人传颂,此处借以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

颈联“白日神鲸窥骇浪,青天大鸟咽悲风。”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以“神鲸”与“大鸟”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中的力量与生命,同时通过“窥骇浪”与“咽悲风”的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悲凉的氛围,暗含对当时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尾联“东南民力凋残甚,继政因循望小冯。”直面现实,指出东南地区的民生凋敝,表达了对治理者继任者的期待与呼吁,希望他们能关注民生,改善现状,体现出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更深刻地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对改善民生的渴望,是清代文人关注社会、心系苍生的典型体现。

作者介绍
范当世

范当世
朝代:清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猜你喜欢

读开元遗事

野鹿衔花去,渔阳铁骑来。

霓裳歌不尽,龙驾发相催。

夜雨峨眉道,朝云神女台。

马嵬回首处,寂寞小桃开。

(0)

厓山吊古·其三

古祠牢落对行宫,朝市荒凉夕照中。

玉玺久归沧海去,铜驼空见碧苔封。

已无抔土藏遗剑,犹有馀民泣堕弓。

一曲雍门歌不尽,满山松柏起悲风。

(0)

玲珑仙室

巉岩空洞本天裁,石室分明翠积堆。

似兽胜形从地起,如盘孔穴向明开。

玉龙得雨腾霄去,杵臼浮烟饭佛来。

游遍金莲回首处,石床犹染药炉灰。

(0)

东平道中有感

晓发东平道,淅沥风露秋。

道旁有古坟,累累翳荆丘。

翁仲互倾侧,隧路狐狸游。

询之道上人,阅代公与侯。

忆昔全盛时,赐葬承恩优。

松楸蔽天日,碑板蟠龙虬。

一朝陵谷变,名姓不可求。

悠悠百年身,旦夕同蜉蝣。

(0)

仰高别意再别邹师尊

碧山亭榭倚云排,至道如天不可阶。

引领令人空眼界,忘形坐我只心斋。

九天飞檄催离思,百里弦歌□壮怀。

闻说成都花似锦,好分春信到吾侪。

(0)

再用韵送陈廷卓大尹释服上京

铎声遥下广文骖,唤醒人间醉梦酣。

濂洛一源清彻底,潇湘两岸翠成岚。

柏台方拟还京北,椿府那知又广南。

移孝为忠今日事,旌书遥下紫泥缄。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