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舒用之葬有感》
《送舒用之葬有感》全文
宋 / 陶梦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藕塘三亩宅,松竹荫兰荪。

有酒曾留客,无香可返魂。

亲朋惟我老,心事与谁论。

苦恍如縻绠,随风洒墓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ūyòngzhīzàngyǒugǎn
sòng / táomèngguì

ǒutángsānzháisōngzhúyìnlánsūn

yǒujiǔcéngliúxiāngfǎnhún

qīnpéngwéilǎoxīnshìshuílùn

lèigěngsuífēngmén

注释
藕塘:指池塘,可能种植莲藕。
宅:住宅,房子。
松竹:常绿植物,象征高洁和坚韧。
兰荪:兰花,象征高雅纯洁。
曾:曾经。
留客:款待客人。
无香:没有香气,暗指故人不在。
返魂:召回亡魂,表达怀念之情。
亲朋:亲戚朋友。
惟我老:只剩下我老去。
心事:内心的事情,烦恼或忧虑。
与谁论:向谁倾诉。
苦恍:苦闷恍惚。
縻绠:束缚的绳子,比喻束缚或牵绊。
洒墓门:洒落在墓门前,表示哀思或怀念。
翻译
三亩大的藕塘边是我家宅院,四周环绕着松竹,兰荪丛生。
曾经有酒招待过客人,但如今已无香气能召回故人。
亲朋好友中只有我年老,心中忧虑却无人可以倾诉。
我如同被束缚的线,心情苦闷,只能随风飘洒在墓门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梦桂所作的《送舒用之葬有感》。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田园景象,"藕塘三亩宅,松竹荫兰荪",展现了友人舒用之家的宁静与高雅,以荷花、松竹和兰花寓示了主人的品格。接下来的"有酒曾留客,无香可返魂"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曾经的欢聚饮酒已成过往,亡者已无法再闻人间香气。"亲朋惟我老"流露出诗人孤独的境遇,只剩下自己年迈,无人可倾诉心事。最后两句"苦恍如縻绠,随风洒墓门"运用比喻,将心情比作被风吹动的绳索,飘摇不定,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自己的失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亡者的回忆,传达出诗人对故人的悼念以及自身的孤寂之情。

作者介绍

陶梦桂
朝代:宋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 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
猜你喜欢

和前韵·其三

诗源渺万顷,衮衮来无穷。

定应游戏尔,岂事雕琢工。

三章见囊颖,一读清头风。

贫儿获兹富,往往至宝同。

(0)

挽唐学录颐·其一

今代称纯孝,如公第一流。

事亲惟婉顺,厉志只操修。

德行浑无间,功名略未酬。

空遗千古恨,明月一山丘。

(0)

挽王倅

政最方贤躅,公心得事情。

江湖多抚字,秦蜀佐廉平。

族处欢群从,乡评叹老成。

西风非宰木,犹记手经营。

(0)

弃屣有感

蹈遍关山日几西,周旋步武镇相依。

居贫原宪履长决,战罢吴王屦不归。

已类惫靴无复召,空惭释屩顿成非。

尘劳弃屣今何有,纵尔双凫自在飞。

(0)

题老悟画卷四首·其二

吏隐三年楚水头,每随凫雁杙扁舟。

归来喜色惊邻里,分得潇湘一片秋。

(0)

得旨与郡归自浙东余成卿王贯之叶德远追送至于震泽舟中款语数日而后别

怀抱连宵得好开,莫愁波浪与尘埃。

中年已是难离别,此地何妨数往来。

送我扁舟宁作远,唤人归鸟苦相催。

邈然后会知何处,更欲临分把一杯。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