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
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
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
小轩风露冷,自起灌兰花。
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
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
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
小轩风露冷,自起灌兰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傍晚景象。开篇“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两句,以“暝色”指日落时分的昏暗光线,渲染出一种平和、安详的氛围。千村皆处于这宁静之中,而远处的山峰则被晚霞轻抚,显得柔和而温馨。
接着,“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两句,则是诗人从田间收工回家的情景。荷锄即农具,归别墅意味着工作了一天后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去。而“乞火到邻家”则表明诗人要向邻居借火,这不仅显示了乡村生活中的互助精神,也映照出诗人日常生活的简单和纯朴。
下两句,“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通过对远处寺庙中散发的鼓声和家中昏黄灯光下的书籍字迹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内心世界的情怀。诗人似乎在晚上安静的时刻,借助这些声音和光线,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小轩风露冷,自起灌兰花”则描绘了夜深人静之际,微风带来的凉意,以及诗人独自起来浇灌兰花的情景。这里的“小轩”指的是轻微的风声,“风露冷”表现了夜晚的凉爽,而“自起灌兰花”则表明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以及他对自然美好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傍晚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病容衰惨澹,芳景晚蹉跎。
无计留春得,争能奈老何。
篇章慵报荅,杯宴喜经过。
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
敢辞携绿蚁,只愿见青娥。
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
峡内岂无人,所逢非所思。
门前亦有客,相对不相知。
仰望但云树,俯顾惟妻儿。
寝食起居外,端然无所为。
东郊萧处士,聊可与开眉。
能饮满杯酒,善吟长句诗。
庭前吏散后,江畔路乾时。
请君携竹杖,一赴郡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