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籁消凉,林霏散夕,上帘人在香径。
憔悴圆姿,栉栉细云遮定。
露槃空、天袂知寒,树香老、画阑悬暝。谁省。
问山河小劫,几多残影。桂殿秋酲未醒。
待诉与方诸,泪珠哀迸。万感孀娥,禁得管弦凄哽。
渐抛残、旧舞霓裳,好催放、破空金镜。倾听。
是谁家怨笛,待他端正。
玉籁消凉,林霏散夕,上帘人在香径。
憔悴圆姿,栉栉细云遮定。
露槃空、天袂知寒,树香老、画阑悬暝。谁省。
问山河小劫,几多残影。桂殿秋酲未醒。
待诉与方诸,泪珠哀迸。万感孀娥,禁得管弦凄哽。
渐抛残、旧舞霓裳,好催放、破空金镜。倾听。
是谁家怨笛,待他端正。
这首《月华清·乙巳中秋,和西?》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朱祖谋的作品,通过对中秋月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的孤寂情感和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开篇“玉籁消凉,林霏散夕”以清凉的音乐和傍晚的雾气渲染出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下来,“憔悴圆姿,栉栉细云遮定”描绘了月亮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的景象,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愁绪。
“露槃空、天袂知寒,树香老、画阑悬暝”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寂静和冷清,以及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山河小劫,几多残影”暗指国家的动荡和往日辉煌的残存痕迹,流露出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沉思。
下半部分,“桂殿秋酲未醒”借月宫的神话,表达词人未能从深沉的忧郁中解脱出来。“万感孀娥,禁得管弦凄哽”将自己比作孤独的嫦娥,承受着悲伤和音乐的触动。“渐抛残、旧舞霓裳,好催放、破空金镜”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借助明月照亮前路。
结尾“是谁家怨笛,待他端正”以疑问收束,留下悬念,似乎在寻找那能抚慰心灵的笛声,寓意着词人渴望找到一丝慰藉或希望。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朱祖谋独特的艺术风格。
承荐东湖月满船,江城夜色已堪怜。
长宵风雪知谁在,零落山丘又几年。
穗石人稀花易老,鹤峰山近泪如泉。
令威他日归华表,定在循州古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