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不放旅愁闲。佳节阑删。
五丝却系松陵棹,酒旗青、且泊前滩。
断岸烟葵笑客,隔纱商女凭栏。水车千桨似湘沅。
昨有人看。濛濛疏雨浑无赖,小楼西、一带云鬟。
料得石榴裙湿,谁迎桃叶舟还。
风波不放旅愁闲。佳节阑删。
五丝却系松陵棹,酒旗青、且泊前滩。
断岸烟葵笑客,隔纱商女凭栏。水车千桨似湘沅。
昨有人看。濛濛疏雨浑无赖,小楼西、一带云鬟。
料得石榴裙湿,谁迎桃叶舟还。
这首清代李良年的《风入松·午日垂虹桥嵋雪明府志伊徵君同制》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旅途情景。"风波不放旅愁闲"一句,以波涛汹涌的水面反衬出诗人旅途中的忧虑,然而诗人并未被烦忧所困,反而在佳节将尽时,选择暂时停泊在松陵的前滩。"五丝却系松陵棹",五彩丝线系舟,形象生动,显示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欣赏和对暂时停留的惬意。
"断岸烟葵笑客,隔纱商女凭栏",通过烟葵的欢笑和商女的凭栏,展现出江南水乡的风情,以及诗人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好奇与欣赏。"水车千桨似湘沅"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繁忙景象,仿佛湘江、沅江的繁华在此重现。
"濛濛疏雨浑无赖,小楼西、一带云鬟",细雨绵绵增添了诗意,小楼西边的云雾缭绕,如同女子的秀发,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画面。最后两句"料得石榴裙湿,谁迎桃叶舟还",想象着可能有女子因雨打湿了石榴裙,期待着迎接归来的桃叶舟,流露出诗人对江南水乡生活的一份遐想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夏日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旅途的漂泊感,又有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欣赏,展现了清人对江南美景的独特情感。
白马谁家子,翩翩新少年。
宝带千金裘,鞍垂两櫜鞬。
五侯争驰鞚,七族莫比肩。
来往长杨间,捷出飞鸟先。
朝从羽林猎,夜展秦楼筵。
前楹列庭实,中庖具珍鲜。
赵女舞双袖,吴姬调七弦。
张急调高起,酒尽意弥坚。
恨无美人赠,中激壮士肝。
睽离各自爱,重来还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