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渡黄河,北风凄已凉。
河水深且驶,溯洄上吕梁。
仰视南雁飞,缅焉怀故乡。
吴葛已十暑,楚砧亦三霜。
宁知衰莫年,转觉归路长。
十月渡黄河,北风凄已凉。
河水深且驶,溯洄上吕梁。
仰视南雁飞,缅焉怀故乡。
吴葛已十暑,楚砧亦三霜。
宁知衰莫年,转觉归路长。
这首明代童冀的《后和陶诗·杂诗五首(其五)》描绘了诗人十月时节渡过黄河时的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十月渡黄河”,点明季节和行动,北风吹来,让人心生寒意,"北风凄已凉"传达出深秋的萧瑟。接着,“河水深且驶”写出了黄河水流的湍急,诗人逆流而上,至吕梁山,"溯洄上吕梁"展现了旅途的艰辛。
“仰视南雁飞”借南飞的大雁引发思乡之情,"缅焉怀故乡"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接下来两句“吴葛已十暑,楚砧亦三霜”,通过“吴葛”和“楚砧”的意象,暗示时光流转,季节更替,诗人已经历了不少岁月,故乡的砧声也已响起多次,暗示着家乡的物是人非。
最后两句“宁知衰莫年,转觉归路长”,诗人感慨自己在岁月流逝中逐渐衰老,回家的路似乎更加漫长,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思乡之苦。整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事,情感真挚,富有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