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杨提刑喜雨·其一》
《和杨提刑喜雨·其一》全文
宋 / 阳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蝼蚁何能格上穹,况于三伏蕴隆中。

瓣香载走神龙庙,法象俱来大梵宫。

出岫金身能普济,临池玉醮可幽通。

尚凭使者疏冤狱,歌舞丰年与众同。

(0)
注释
蝼蚁:比喻微小的人物或力量。
穹:天空,这里指高远的天际。
三伏:农历夏季最热的三个月份。
蕴隆:积聚的暑热。
瓣香:供奉神灵的香料,常以花瓣制成。
神龙庙:供奉龙神的庙宇,可能象征祈雨或保佑。
大梵宫:佛教寺庙,梵为梵文,意为清净或神圣。
金身:佛像涂金,象征神圣不可侵犯。
普济:普遍救助,拯救苦难。
玉醮:用玉制的祭品,用于宗教仪式。
使者:指神明或僧侣的代表。
疏冤狱:平反冤屈,解决纠纷。
丰年:丰收的年景。
翻译
小小的蝼蚁怎能触及苍穹,更何况在炎热的三伏天里。
供奉的花瓣载着虔诚,前往神龙庙祈求,佛法与形象汇聚在大梵宫中。
金色的佛像能普度众生,临水举行的玉液祭祀能沟通幽冥。
依然依赖使者来平反冤案,祈求丰收的歌舞,愿与众人共享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的夏雨为困顿中的众生带来欢乐与救赎的情景。开篇“蝼蚁何能格上穹,况于三伏蕴隆中”用比喻手法,将蚂蚁无法承受酷热之苦,转而强调炎热夏季对所有生物的折磨。紧接着,“瓣香载走神龙庙,法象俱来大梵宫”则描绘出雨后香气与神灵降临的壮丽画面,其中“神龙庙”和“大梵宫”可能是指佛教寺庙,暗示着宗教仪式上的喜悦。

中间两句“出岫金身能普济,临池玉醮可幽通”继续展现了雨水带来的恩泽与神秘力量,“金身”和“玉醮”象征着高贵和纯洁,表达了雨水如同佛法般普遍救赎众生的意境。

末尾两句“尚凖使者疏冤狱,歌舞丰年与众同”则转向现实,表现了雨后社会秩序的恢复和人民的喜悦。其中,“尚凖使者”可能是指官府派出的使者来解救因灾荒之困的人们;“冤狱”意指不公正的囚禁,而“疏冤狱”则意味着纠正这些不公,给予自由。最后,“歌舞丰年与众同”描绘了人们在雨后共享丰收喜悦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比炎热与凉爽、干旱与滋润的强烈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于及时雨水的欣赏,以及这种自然恩赐所带来的社会和谐。

作者介绍

阳枋
朝代:宋   字:正父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生辰:1187-1267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猜你喜欢

闻何立可李茂钦讣二首·其一

初闻边报暗吞声,想见登谯与虏争。

世俗今犹疑许远,君王元未识真卿。

伤心百口同临穴,极目孤城绝救兵。

多少虎臣提将印,谁知战死是书生。

(0)

送陈鲁叟使君赴广西漕·其一

阖郡留无计,匆匆夺父师。

使君三月政,遗老百年思。

远宦生华发,轻装载旧碑。

海山应有恨,未得谢公诗。

(0)

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其二

曾系金狨扈属车,田间访旧尚勤渠。

都忘森戟临方岳,但记燃藜共值庐。

谢守吟来谁继者,洛英老去各何如。

山林深密江湖远,相见烦公问起居。

(0)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其九

占断溪山不纪年,俗开谤道是呆仙。

马迟甘殿他人后,棋劣常输敌手先。

饥咬菜根美熊掌,穷烧柏子当龙涎。

可怜陈窦无精识,欲以绳维大厦颠。

(0)

季父习静哀诗四首·其四

易学纷纷各著书,独于师说著功夫。

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

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

即今黄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

(0)

使君次韵再赋二首·其二

下车不识疾呼声,郡政清平教亦行。

曹相治齐宾盖老,何侯在楚厚龚生。

甘棠通国俱怀惠,遗藁因公得记名。

老受一廛无以报,先畴不腆尚堪耕。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