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何立可李茂钦讣二首·其一》
《闻何立可李茂钦讣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初闻边报暗吞声,想见登谯与虏争。

世俗今犹疑许远,君王元未识真卿。

伤心百口同临穴,极目孤城绝救兵。

多少虎臣提将印,谁知战死是书生。

(0)
翻译
初次听到边疆战报时我默默无言,想象自己登上谯楼与敌人抗争。
如今世人还在怀疑许远的能力,君王其实并未真正了解你的才能,真卿啊。
全家悲痛面临生死存亡,放眼望去,孤立的城池没有援军。
有多少英勇的将领握着兵符,谁能想到,战死沙场的竟是一个书生。
注释
初闻:刚刚听到。
边报:边境的战报。
暗吞声:无声地承受。
想见:想象。
登谯:登上谯楼(古代防御工事)。
虏:敌人。
世俗:世人。
犹疑:还在怀疑。
许远:这里指许远,唐代将领。
君王:皇帝。
元未识:并未真正认识。
伤心:悲痛。
百口:全家。
临穴:面临危险。
孤城:孤立的城市。
绝救兵:没有援军。
虎臣:勇猛的将领。
提将印:握有兵权。
谁知:谁能想到。
书生:读书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紧张氛围和战士们的悲壮情怀。"初闻边报暗吞声,想见登谯与虏争"两句,通过“暗吞声”的描写,表达了边疆传来的战争消息给人带来的不安与恐惧,"想见登谯与虏争"则展现了诗人对战事的关注和担忧。"世俗今犹疑许远,君王元未识真卿"这两句,表达了民众对于边疆战争的不解和朝廷对于忠诚将领的忽视。

"伤心百口同临穴,极目孤城绝救兵"写出了战士们共同面对死亡的悲凉,以及孤立无援的城池与外界失去联系的绝望。"多少虎臣提将印,谁知战死是书生"这两句,则揭示了许多勇猛的将领手持军令,指挥战斗,但却不知道在战争中丧命的是那些有文化背景的人,这里有对“书生”身份与其实际担当的哀叹。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宋代边塞战事的艰苦和士兵们的悲惨,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忠诚将领不被朝廷认可的无奈与同情。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秋热

槐窗过两顷雨,竹榻无一张凉。

风揭莲花白起,月筛桂子黄香。

(0)

上元玩灯·其一

碧玉融成万里天,满城罗绮竞春妍。

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0)

宜对亭

讲罢闲来立矮阑,袈裟衣薄翠光寒。

请师莫起云屏想,只作当年面壁看。

(0)

甘菊

南阳佳种传来久,济用须知味若饴。

苗可代茶香自别,花堪入药效尤奇。

(0)

归航

春岸移舟雪半消,长年忍冷转塘坳。

数声鸦轧催归橹,属玉惊飞上柳梢。

(0)

送蒙斋赴召六首·其三

乾坤常简易,险阻知最精。

尧舜何艰难,难在知人明。

孔子每所患,因予犹改更。

险如彼山川,无如世人情。

明天而昧人,古人所讥评。

卓哉子陆子,高具双眼睛。

气貌才一顾,肺肝见如倾。

或但因传闻,能见人生平。

万象悉呈露,如揭日月行。

何畏乎功令,尧舜为法程。

所恶利口覆,孔子为权衡。

欲希象山翁,此目不可盲。

众欺恐寡信,多伪难皆诚。

虚受而实责,无容偏且轻。

张陈门下客,莫非天下英。

后至所居国,皆能居公卿。

济世才最急,泰道非徒亨。

下视瓮盎内,成雷聚蚊虻。

鸟须九霄鹏,鱼必东海鲸。

为己与为国,灼知在先生。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