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郡留无计,匆匆夺父师。
使君三月政,遗老百年思。
远宦生华发,轻装载旧碑。
海山应有恨,未得谢公诗。
阖郡留无计,匆匆夺父师。
使君三月政,遗老百年思。
远宦生华发,轻装载旧碑。
海山应有恨,未得谢公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陈鲁叟使君赴任广西漕之地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才能难以施展的无奈。诗中“阖郡留无计,匆匆夺父师”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陈鲁叟才华横溢却不得其用的感慨。
“使君三月政,遗老百年思”说明陈鲁叟在任上的政绩虽然短暂,但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人们百年后仍然思念。通过这两句,诗人赞扬了陈鲁叟的政绩,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所留下的遗憾。
“远宦生华发,轻装载旧碑”则描绘了朋友赴任途中的景象,远行使其头发更显华丽,而他却轻松地携带着古碑文物,这些都显示出诗人对陈鲁叟学养和品格的赞赏。
最后,“海山应有恨,未得谢公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不能亲赴广西漕以致敬意于谢灵运(谢公)的遗憾。这里的“海山”指的是谢灵运曾游历的泰山和大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哀愁。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朋友才华与品格的赞美之意,以及对友谊和时代变迁无常的叹息。
昔读濂溪书,每爱爱莲趣。
是地名莲池,孰不生景慕。
忆我丙寅秋,曾一至其处。
今岁西巡归,保阳驻行辂。
乘间复来游,散洒怡神虑。
遥帷搴纵览,棐几凭搜句。
置之若澄图,曲折高下布。
浮屠亦传斯,极乐可證悟。
儒墨岂同道,吾兹故不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