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之内隐长生,药变还丹道已成。
救世神方堪自秘,乐耶语话勿相轻。
眠云卧水通玄识,点石为金谁辩明。
黄才身心皆得所,登坛善听步虚声。
乾坤之内隐长生,药变还丹道已成。
救世神方堪自秘,乐耶语话勿相轻。
眠云卧水通玄识,点石为金谁辩明。
黄才身心皆得所,登坛善听步虚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道教修炼之法的咏叹诗,充满了对长生不老、还丹返璞等道家理念的追求和赞美。
开篇“乾坤之内隐长生”,即是在宇宙之间寻找长生的秘密。接着“药变还丹道已成”表明通过服食丹药,修炼成仙的道法已经完成。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歌的主题,即通过道家的修炼方法来追求长生不老。
第三、四句“救世神方堪自秘,乐耶语话勿相轻”则是说这位修士掌握了一种能够救治世界疾病的神奇药方,但这种知识需要自己保守,不应随意泄露给他人。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生命之道的喜悦,以及在与人交谈时不可轻率发言。
接下来的“眠云卧水通玄识”表现的是修士已经达到了一种高深的精神状态,可以安然入睡于云水之间,体悟宇宙间的奥秘。而“点石为金谁辩明”则是用古代传说中的仙术来比喻修炼之道,认为通过正确的修炼方法,就如同能够点石成金一样,创造出不朽的生命。
最后两句“黄才身心皆得所,登坛善听步虚声”则描述了修士在肉体和精神上都达到了满足,登上了道法传授的地方,以谦逊的心态聆听宇宙间超脱尘俗的声音。这里的“黄才”指的是达到最高智慧境界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教修炼之法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长生不老、精神超脱物质世界的深切向往和追求。
荒坟秋陌上,霜露正霏霏。
松柏自成拱,苫庐长不归。
浮埃积蓬鬓,流血在麻衣。
何必曾参传,千年至行稀。
卧梅书屋春光丽,客来叩户探清制。
卧梅老人倒屣迎,呼童执末趋同行。
云是天台红藤杖,天台老僧昔我贶。
二十五年常函藏,斑深色古寿者相。
摩挲今日拂尘埃,笑语閒庭步紫苔。
桃枝灵寿差堪拟,枯蔓苍藤何有哉。
杖端非饰不噎鸟,铭以篆书独夭蟜。
蓟门陈君雕镂工,公输刻凤出意表。
吾闻千岁藟为蘡薁藤,援以樛木同钩绳。
且复相随游锦市,应免他时投葛陵。
钟山千尺浓云护,曳枝年年湿芒屦。
应羡山灵有夙缘,自惭尘坌无欢趣。
百岁清閒非易求,得意当思五岳游。
眼见春花烂南陌,百钱买醉须阮修。
我重朱夫子,依然见古人。
成名无愧色,得禄及慈亲。
莫叹官资屈,宁论活计贫。
平生心气在,终任静边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