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本而后有文,读三代两汉之书,养其根,俟其实;
舍希贤莫由希圣,守先正大儒之说,尊所闻,行所知。
先有本而后有文,读三代两汉之书,养其根,俟其实;
舍希贤莫由希圣,守先正大儒之说,尊所闻,行所知。
此联出自清代吕璜所撰写的《秀峰书院讲堂联》。吕璜,字子玉,号石泉,是清代学者、诗人。此联旨在强调读书与学问积累的重要性,以及追求圣贤之道的坚定信念。
上联“先有本而后有文,读三代两汉之书,养其根,俟其实”意味着学问的基础(本)先于文字表达(文)而存在。通过阅读古代经典如夏商周三代和两汉时期的文献,可以培养深厚的知识根基,如同树木的根系,最终会结出知识的果实。这里强调了阅读古代典籍对于学问积累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不断学习,知识将逐渐丰富和深化的过程。
下联“舍希贤莫由希圣,守先正大儒之说,尊所闻,行所知”则表达了对圣贤的崇敬与追求。"希贤"意为追求成为贤人,"希圣"则是更进一步,追求达到圣人的境界。"守先正大儒之说"表明了遵循古代儒家学说的传统,以这些智慧作为指导。"尊所闻,行所知"则强调了不仅要听闻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其付诸实践。这联整体传达了通过学习古代经典,不断积累知识,最终达到圣贤境界的理念,体现了儒家学说中重视道德修养和实践精神的核心思想。
含香复记言,清秩称当年。
点笔非常笔,朝天最近天。
家声三相后,公事一人前。
诗句江郎伏,书踪宁氏传。
风标欺鹭鹤,才力涌沙泉。
居僻贫无虑,名高退更坚。
渔舟思静泛,僧榻寄闲眠。
消息当弥入,丝纶的粲然。
依栖常接迹,属和旧盈编。
开口人皆信,凄凉是谢毡。
相庭留不得,江野有苔矶。
两浙寻山遍,孤舟载鹤归。
世间书读尽,云外客来稀。
谏署搜贤急,应难惜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