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灵岩》
《游灵岩》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蹑石扪萝一径通,凭阑极目思无穷。

川明竹树萧疏外,人语烟云杳霭中。

风月五湖西子舸,楼台千古梵王宫。

艰难隐遁寻幽憩,晤语无人忆赞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灵岩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蹑石扪萝一径通”,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过程,通过“蹑”和“扪”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攀爬山路的情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探索的勇气。“一径通”则点明了道路的唯一性,预示着前方未知的旅程。

“凭阑极目思无穷”,写出了站在高处远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无限遐想的情感。这里的“阑”指栏杆,而“极目”则是尽目力所及的意思,表现了视野的开阔和思绪的广阔。

接下来的“川明竹树萧疏外,人语烟云杳霭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川流在明亮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澈,竹林与树木稀疏地分布在远处,给人一种空旷而清新的感觉。而“人语烟云杳霭中”则通过声音与烟云的交织,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世界,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风月五湖西子舸,楼台千古梵王宫”,这两句将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相结合。五湖之水与西施的船只相映成趣,楼台与梵王宫则代表了古代文化的辉煌与庄严。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最后,“艰难隐遁寻幽憩,晤语无人忆赞公”,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的旅途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以及在无人之境与自然对话的心境。这里的“赞公”可能是指一位高僧或智者,暗示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求智慧与启示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岩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卧月·其二

华山我亦羡希夷,却笑山公带接篱。

鹤背霜添寒自惯,吴门练过梦先知。

艰难普化摇铃日,潦倒神光断臂时。

一色边中如放去,钝根犹觉九峰迟。

(0)

送任玉书之秦中

北去走风尘,襟期万里新。

月临官渡阔,花向大江春。

得意惟驱马,挥金好赠人。

珠江江上月,相忆最相亲。

(0)

题蒋徂来明府八骏图·其一

地厚凝云暗,天高积雪长。

一声过大宛,万里到扶桑。

空旷随青草,驱驰限紫缰。

旅魂劳易倦,托尔在斜阳。

(0)

送陈牧止游篁山

兹行探白岳,不比赴公车。

风景供拈笔,高情在策驴。

山长欺雪过,岁晏藉诗除。

自得冥心理,门生可执书。

(0)

酬徐秀才栖贤韵·其一

一径松杉密,千峰雨雪寒。

有时云气入,逾觉草堂宽。

半菽山中味,香台鸟下餐。

高人来蜡屐,殊愧客盘单。

(0)

赠郑元白

乾坤跳双九,倏忽二十载。

浮云蔽大陆,阴霾色全改。

鬓丝已如雪,暗泪滴成海。

廿年之前固已穷,阁窗还对孝陵松。

廿年之后今如此,胸中有翮无长风。

岭头三寄故人书,关山洪乔沈邮筒。

燕然阻乱复相见,周旋一载情尤丰。

丈夫不作女儿态,干戈满地犹飘蓬。

仳离抗手无多语,珍重此躯为云龙。

一声南雁当北回,荜门雀跃无如公。

我思骖鸾或驭鲤,譬如水上抽芙蓉。

袖里毛锥莫轻写,看君新铭景阳钟。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