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嵩山》
《嵩山》全文
宋 / 黄庶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峨峨镇中夏,峻极万寻隮。

突兀磨天顶,窈窕入地脐。

中林兴夏雹,半壑卧秋霓。

泉恐连清汉,峰疑拥碧圭。

云高四夷见,雨到八方齐。

渤澥看如带,青冥上是梯。

醉堪扪日月,吟可摘娄奎。

翠盖何时动,金为玉检泥。

(0)
注释
峨峨:形容山势高大。
峻极:极高峻。
万寻:极言高度。
隮:升腾。
突兀:陡峭突起。
窈窕:幽深。
中林:山林之中。
半壑:半山腰。
清汉:银河。
碧圭:碧玉圭石。
四夷:四方。
八方:各个方向。
渤澥:大海。
青冥:青天。
扪:触摸。
娄奎:古代星宿名。
翠盖:绿色的树冠。
金为玉检:黄金般检票台。
泥:泥土。
翻译
巍峨的山镇居于盛夏,高峰直插万丈天际。
山势陡峭直指天空,幽深山谷如同大地的肚脐。
山林中夏日冰雹纷飞,半山腰秋日彩虹横卧。
山泉仿佛连接银河,山峰似是碧玉圭石簇拥。
云层之高可见四方,雨落之处皆成一片。
大海望去如一条带子,青天之上仿佛有阶梯可攀。
醉酒时能触及日月,吟诗时可摘星辰奎宿。
何时绿意盎然的山峦会动,黄金般的检票台被泥土覆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黄庶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其高峻挺拔和神秘深邃。首联“峨峨镇中夏,峻极万寻隮”形象地写出嵩山耸立中原,直插云霄的气势。接下来的“突兀磨天顶,窈窕入地脐”运用对比,既描绘了山巅的峻峭,又暗示了山脚的幽深。

“中林兴夏雹,半壑卧秋霓”通过自然现象进一步烘托山势的奇特,夏日冰雹在山林中落下,而山腰却常有秋虹横卧,展现了嵩山的多变与神奇。诗人接着写到山泉清澈,“泉恐连清汉”,仿佛与银河相连;山峰则如碧玉之圭,瑰丽无比。

“云高四夷见,雨到八方齐”强调了嵩山的地理位置和影响力,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它的云雨之变。诗人登高远望,视野开阔,“渤澥看如带,青冥上是梯”,将大海比作腰带,天空比作阶梯,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醉堪扪日月,吟可摘娄奎”表达了诗人对嵩山美景的沉醉,仿佛在酒醉中也能触及日月星辰,在吟咏中能摘取天上的娄宿。结尾“翠盖何时动,金为玉检泥”寓意着山川静止如翠绿华盖,即使金玉般珍贵,也愿化为泥土守护此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黄庶对嵩山的崇敬与赞美之情,以及他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黄庶
朝代:宋   字:亚父   籍贯:宋洪州分宁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猜你喜欢

奉酬君俞

夫君有奇尚,与世实相差。

不饮三春酒,唯看九日花。

名虽贤士籍,心自法王家。

顾我何能尔,东风醉弁斜。

(0)

新作西北门楼

赤白崔嵬晚照间,投闲时复一跻攀。

时平守望皆无用,添得清秋数点山。

(0)

游象罔亭偶成二绝·其二

竹色隐波流不去,莲香浮坐断还闻。

诛茅结宇才方丈,占尽清风与白云。

(0)

展江亭海棠四首·其四

人避寒风与暖曦,年年长此探花期。

如今太守尤珍爱,只许官娃带一枝。

(0)

醉蓬莱.寿潘漕

问西湖好处,楼上薰风,有谁称寿。

十里荷香,对槐阴清昼。

细浪揉蓝,远山凝黛,更管弦初奏。

醉舞傞傞,欢声沸沸,生申时候。

膝下婆娑,老莱儿戏,帝所辉光,使衣呈绣。

眷倚方隆,赐金章华绶。

自此飞腾,凤阁鸾台,好满斟醇酎。

道骨仙风,朱颜青鬓,年年依旧。

(0)

临江仙.闺怨

脆管繁弦无觅处,小楼空掩遥山。

柳丝直下曲阑干。海棠红欲褪,玉钏怯春衫。

殢酒不成芳信断,社寒新燕呢喃。

雕盘慵整宝香残。绮疏明薄暮,帘外雨潺潺。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