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镇中夏,峻极万寻隮。
突兀磨天顶,窈窕入地脐。
中林兴夏雹,半壑卧秋霓。
泉恐连清汉,峰疑拥碧圭。
云高四夷见,雨到八方齐。
渤澥看如带,青冥上是梯。
醉堪扪日月,吟可摘娄奎。
翠盖何时动,金为玉检泥。
峨峨镇中夏,峻极万寻隮。
突兀磨天顶,窈窕入地脐。
中林兴夏雹,半壑卧秋霓。
泉恐连清汉,峰疑拥碧圭。
云高四夷见,雨到八方齐。
渤澥看如带,青冥上是梯。
醉堪扪日月,吟可摘娄奎。
翠盖何时动,金为玉检泥。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黄庶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其高峻挺拔和神秘深邃。首联“峨峨镇中夏,峻极万寻隮”形象地写出嵩山耸立中原,直插云霄的气势。接下来的“突兀磨天顶,窈窕入地脐”运用对比,既描绘了山巅的峻峭,又暗示了山脚的幽深。
“中林兴夏雹,半壑卧秋霓”通过自然现象进一步烘托山势的奇特,夏日冰雹在山林中落下,而山腰却常有秋虹横卧,展现了嵩山的多变与神奇。诗人接着写到山泉清澈,“泉恐连清汉”,仿佛与银河相连;山峰则如碧玉之圭,瑰丽无比。
“云高四夷见,雨到八方齐”强调了嵩山的地理位置和影响力,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它的云雨之变。诗人登高远望,视野开阔,“渤澥看如带,青冥上是梯”,将大海比作腰带,天空比作阶梯,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醉堪扪日月,吟可摘娄奎”表达了诗人对嵩山美景的沉醉,仿佛在酒醉中也能触及日月星辰,在吟咏中能摘取天上的娄宿。结尾“翠盖何时动,金为玉检泥”寓意着山川静止如翠绿华盖,即使金玉般珍贵,也愿化为泥土守护此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黄庶对嵩山的崇敬与赞美之情,以及他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
问西湖好处,楼上薰风,有谁称寿。
十里荷香,对槐阴清昼。
细浪揉蓝,远山凝黛,更管弦初奏。
醉舞傞傞,欢声沸沸,生申时候。
膝下婆娑,老莱儿戏,帝所辉光,使衣呈绣。
眷倚方隆,赐金章华绶。
自此飞腾,凤阁鸾台,好满斟醇酎。
道骨仙风,朱颜青鬓,年年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