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本无二,万物备吾身。
一诚苟无妄,呼吸皆鬼神。
南邦五六月,熯阳如火燉。
法师念民食,升坛肆怒嗔。
符召五雷伏,龙起三江滨。
风云随指顾,沛泽来逡巡。
岂惟盈沟浍,更且溢河津。
道路接歌颂,田家具仓囷。
茫茫大钧内,造化岂不仁?
安得法师辈,飞行遍八垠。
以兹云霓心,慰彼大旱民。
天人本无二,万物备吾身。
一诚苟无妄,呼吸皆鬼神。
南邦五六月,熯阳如火燉。
法师念民食,升坛肆怒嗔。
符召五雷伏,龙起三江滨。
风云随指顾,沛泽来逡巡。
岂惟盈沟浍,更且溢河津。
道路接歌颂,田家具仓囷。
茫茫大钧内,造化岂不仁?
安得法师辈,飞行遍八垠。
以兹云霓心,慰彼大旱民。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对孙雷师祈雨成功后的赞美。诗中表达了对孙法师神通的惊叹和对其为民请雨的敬仰之情。"天人本无二,万物备吾身"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法师通过真诚无妄的心,能够调动天地之力,"符召五雷伏,龙起三江滨"描绘了祈雨仪式的神奇景象。雨水随之而来,不仅润泽了农田,也使百姓丰衣足食,"道路接歌颂,田家具仓囷"展现了丰收的喜悦。诗人感慨大自然的仁慈,并希望孙法师这样的能人可以普济天下,"飞行遍八垠",以解救更多干旱之地的民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法师云霓般慈悲之心的感激,以及对广大旱区百姓的深深关怀。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祈雨活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法师的崇高地位。
拜将坛高卓义旗,五洲睽目属雄师。
当时力保危台意,只有军前壮士知。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啼鹃唤起东都梦,沉郁风云已五年。
凤凰台上望乡关,地老天荒故将閒。
自写鄂王词在壁,从头整顿旧河山。
谁能赤手斩长鲸,不愧英雄传里名。
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