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颗。倭堕。雨萧萧。昨夜前村板桥。
筠篮两岸卖樱桃。娇娆。玉纤曾乱招。
搓絮替将金弹打。流莺骂。含惯流丹液。妆阁东。
飏晚风。朦胧。翠楼都染红。
丹颗。倭堕。雨萧萧。昨夜前村板桥。
筠篮两岸卖樱桃。娇娆。玉纤曾乱招。
搓絮替将金弹打。流莺骂。含惯流丹液。妆阁东。
飏晚风。朦胧。翠楼都染红。
这首《河传·樱桃》描绘了樱桃成熟时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细腻的感官体验和生动的场景描写。
首先,“丹颗”二字直接点明了樱桃的色彩,如同红宝石般鲜艳夺目,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倭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樱桃的形状,仿佛是少女羞涩地低垂着头,既可爱又诱人。通过“雨萧萧”这一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仿佛雨水轻轻拂过樱桃,为它们增添了几分湿润的光泽。
“昨夜前村板桥”则引入了一个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夜晚场景,板桥作为连接乡村与外界的通道,夜晚的寂静与樱桃的成熟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而“筠篮两岸卖樱桃”则展现了樱桃丰收的喜悦与市场的热闹,绿竹编成的篮子装满了鲜美的樱桃,等待着被人们发现与品尝。
“娇娆”一词生动地刻画了樱桃的娇美与诱人,仿佛是少女的娇羞与妩媚。接下来,“玉纤曾乱招”描述了采摘樱桃时的动作,细腻而优雅,仿佛是用玉手轻柔地触碰着每一颗樱桃,传递出一种温柔而珍惜的情感。
“搓絮替将金弹打”则是对樱桃成熟后被采摘的场景的描绘,金弹在这里象征着成熟的果实,通过搓絮的动作,形象地展示了采摘的过程,既有力量感,又不失柔和与细腻。
“流莺骂”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流莺赋予了人类的情感,通过“骂”字,表达了对樱桃的嫉妒或羡慕,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最后,“含惯流丹液”描绘了樱桃的口感,汁液丰富,甜中带酸,令人回味无穷。“妆阁东”则暗示了樱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同女子精心打扮后的美丽,引人注目。“飏晚风”和“朦胧”则进一步渲染了樱桃在晚风中的摇曳生姿,以及周围环境的模糊与梦幻感。“翠楼都染红”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樱桃的红色在翠绿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整个翠楼都被染成了红色,达到了视觉上的高潮。
整体而言,《河传·樱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樱桃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对樱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画面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