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寻常朝复夕,何当兹夕倍愁予。
莫将爆竹惊穷鬼,只合烧桐煮白鱼。
朔雪自能填客梦,春风无望到吾庐。
可怜年尽寒难尽,土榻斜眠枕破书。
亦是寻常朝复夕,何当兹夕倍愁予。
莫将爆竹惊穷鬼,只合烧桐煮白鱼。
朔雪自能填客梦,春风无望到吾庐。
可怜年尽寒难尽,土榻斜眠枕破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除夕之夜的思绪与情感,充满了对旧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首句“亦是寻常朝复夕”,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时间的流逝,没有特别之处,却蕴含着生活的常态。接着,“何当兹夕倍愁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时刻的特殊情绪,似乎在除夕这样一个本应团圆喜庆的日子里,他内心却倍感忧愁。
“莫将爆竹惊穷鬼,只合烧桐煮白鱼”两句,通过对比爆竹的热闹与穷困的生活状态,以及烧桐煮鱼的简朴,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爆竹虽能驱赶鬼魅,但在穷困中却显得多余;而烧桐煮鱼,则是生活的真实写照,简单而实在。
“朔雪自能填客梦,春风无望到吾庐”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朔雪虽能暂时掩盖心中的梦想,但春风却难以触及他的居所,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最后,“可怜年尽寒难尽,土榻斜眠枕破书”两句,以形象的描写收束全诗。年岁已尽,但寒冷似乎并未消散,诗人斜躺在土榻上,枕着破旧的书籍入眠,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异哉曲阜几世孙,白玉受性良且温。
诗书礼义祖家学,扰扰自馀何足论。
良辰往往专吟讽,远压曹刘攀屈宋。
肯与齐梁作后尘,秋月春花恣嘲弄。
我方杖策过西州,指点云山结胜游。
已有诏书催去兴,岂宜泉石更淹留。
征车晓送登长陌,月没参横河汉白。
期君安稳上龙门,不怕临流遭点额。
彫斲肝脾欲报公,还如献豕过辽东。
珠玑屡获渊云妙,土木曾无粲忍风。
耿耿吟魂嗟异处,迢迢桂魄谩相同。
锦囊应有新诗在,九曲池边多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