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无地可容身,塞外还生有道瞋。
世惟欲杀称知己,我亦自嫌真罪人。
半榻日光还是睡,一瓢诗句未全贫。
邻翁颇怪痴呆甚,饭熟时招喜过频。
中原无地可容身,塞外还生有道瞋。
世惟欲杀称知己,我亦自嫌真罪人。
半榻日光还是睡,一瓢诗句未全贫。
邻翁颇怪痴呆甚,饭熟时招喜过频。
这首诗《偶成》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自我反省以及与邻人的互动的深刻思考。
首联“中原无地可容身,塞外还生有道瞋”,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中原地区,作为传统的文明中心,却似乎无法容纳诗人的存在;而边远的塞外,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至少还有人愿意以“有道”之名对待他,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颔联“世惟欲杀称知己,我亦自嫌真罪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在世人眼中,所谓的“知己”往往只是表面的虚伪与利益的交换,而诗人自己也因某种原因被视为“罪人”。这两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也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反思。
颈联“半榻日光还是睡,一瓢诗句未全贫”,则转向了个人生活的描写。诗人选择在简陋的环境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通过“半榻日光”的自然之乐和“一瓢诗句”的创作之乐,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物质贫困的一种反讽,也是对精神世界丰富性的肯定。
尾联“邻翁颇怪痴呆甚,饭熟时招喜过频”,描绘了诗人与邻人的互动。尽管邻居可能觉得诗人的行为有些古怪,但诗人在饭熟之时频繁地邀请邻居,既体现了他与人为善的品质,也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深化了主题,即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真诚与善良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偶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对当时社会风貌的生动画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千春万秋等日月,盘古以后皆陈迹。
丙寅之岁上元前,无数梅花散芳泽。
元亭载酒皆胜流,酩酊大醉蓬茆宅。
十八人中半寿星,朱衣齐点寿阳额。
吾江名宿许伯清,沧洲领袖称诗伯。
大雅堂开刘尚书,骚人济济争浮白。
巍然陈氏万卷楼,当年时照晚霞赤。
吾家花萼负盛名,百五百十同振翮。
匏村砚北两诗钞,钱氏骚坛有专席。
竹林向秀古名贤,子孙大耐多得力。
云礽繁衍章全城,镌珉寿梓多刊刻。
漫园辟后更芜园,金昆玉友同风格。
东山孝感格天心,仁者先难终后获。
群贤门阀皆清华,而今都作郦泉客。
芳春淑景长优游,遐龄定届期颐百。
浮邱拍手洪崖笑,一切闲愁总消释。
走也携酒步后尘,称觞乐与永朝夕。
乔松古柏共长春,苍翠年年耸千尺。
小园诗社有雏形,增高继长诸贤责。
愿晋香山九老歌,敬祝勿以形为役。
《儗陶社九老歌》【清·祝廷华】千春万秋等日月,盘古以后皆陈迹。丙寅之岁上元前,无数梅花散芳泽。元亭载酒皆胜流,酩酊大醉蓬茆宅。十八人中半寿星,朱衣齐点寿阳额。吾江名宿许伯清,沧洲领袖称诗伯。大雅堂开刘尚书,骚人济济争浮白。巍然陈氏万卷楼,当年时照晚霞赤。吾家花萼负盛名,百五百十同振翮。匏村砚北两诗钞,钱氏骚坛有专席。竹林向秀古名贤,子孙大耐多得力。云礽繁衍章全城,镌珉寿梓多刊刻。漫园辟后更芜园,金昆玉友同风格。东山孝感格天心,仁者先难终后获。群贤门阀皆清华,而今都作郦泉客。芳春淑景长优游,遐龄定届期颐百。浮邱拍手洪崖笑,一切闲愁总消释。走也携酒步后尘,称觞乐与永朝夕。乔松古柏共长春,苍翠年年耸千尺。小园诗社有雏形,增高继长诸贤责。愿晋香山九老歌,敬祝勿以形为役。
https://shici.929r.com/shici/ELEmP.html
缓步上穹窿,峰峦如合掌。
石径曲萦回,一步一俯仰。
松际乱泉鸣,泉声答松响。
契坐危石间,人语忽变两。
松风扑面来,岚翠惬心赏。
山中无所有,但有山供养。
移步上云霄,宫殿兹宏敞。
神圣尽威严,道人多俗莽。
一笑出门来,贾勇奇峰上。
太湖三万顷,乘风发奇想。
落日湖山红,归舟荡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