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儗陶社九老歌》
《儗陶社九老歌》全文
清 / 祝廷华   形式: 古风

千春万秋等日月,盘古以后皆陈迹。

丙寅之岁上元前,无数梅花散芳泽。

元亭载酒皆胜流,酩酊大醉蓬茆宅。

十八人中半寿星,朱衣齐点寿阳额。

吾江名宿许伯清,沧洲领袖称诗伯。

大雅堂开刘尚书,骚人济济争浮白。

巍然陈氏万卷楼,当年时照晚霞赤。

吾家花萼负盛名,百五百十同振翮。

匏村砚北两诗钞,钱氏骚坛有专席。

竹林向秀古名贤,子孙大耐多得力。

云礽繁衍章全城,镌珉寿梓多刊刻。

漫园辟后更芜园,金昆玉友同风格。

东山孝感格天心,仁者先难终后获。

群贤门阀皆清华,而今都作郦泉客。

芳春淑景长优游,遐龄定届期颐百。

浮邱拍手洪崖笑,一切闲愁总消释。

走也携酒步后尘,称觞乐与永朝夕。

乔松古柏共长春,苍翠年年耸千尺。

小园诗社有雏形,增高继长诸贤责。

愿晋香山九老歌,敬祝勿以形为役。

(0)
鉴赏

此诗《儗陶社九老歌》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祝廷华所作,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寿宴欢庆的生动画面。诗中以“千春万秋”、“盘古”等词起笔,寓意时间的悠长与历史的深远,随后点出特定的时间地点——丙寅年的上元节前,梅花飘香,渲染出一种高雅清新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绘了元亭载酒、胜流云集、酒兴盎然的场景,其中不乏寿星、名宿、诗伯等人物,展现了文人聚会的热闹与尊贵。通过“大雅堂”、“万卷楼”等意象,凸显了文化传承与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同时,诗中提及“吾家花萼”、“匏村砚北”等家族与文房四宝,体现了家族荣耀与文采飞扬。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云礽繁衍、诗社成立、孝感动天等情节,展现了家族的兴旺与道德的高尚。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以及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希望如同“乔松古柏”般长青不衰,象征着精神与文化的永恒。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文人聚会的盛况,还蕴含了对长寿、家族荣耀、文化传承以及道德修养的赞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祝廷华
朝代:清   字:丹卿   号:颜丞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你喜欢

芙汀居士自赠

居士何如者,谋生拙且慵。

三閒茅屋地,一半木芙蓉。

独立抱明月,幽思向绝峰。

近来车马过,已报去为农。

(0)

桂林宗侯燕集

桂魄陶芳夜,琴心感丽人。

玉龙无剩伎,金雁有馀春。

草圣飞裙练,花卿过袜尘。

如何此时节,送客独留髡。

(0)

入京

遥遥向京国,抗手别交亲。

张俭生逃汉,范雎死入秦。

妻子漫相假,肝肠难重陈。

行行莫回首,去作路中人。

(0)

咏梅·其二

每到严冬眼自骄,嵯峨一树倚山腰。

偏怜塞上将军笛,不负高楼玉女箫。

霜色欲销逋客鬓,雪花全染逐臣貂。

曾闻处士惭封禅,犹向江皋共寂寥。

(0)

清明感怀

花柳村村色,閒愁岁岁侵。

迂怀难近俗,古道不宜今。

孤冢白杨老,寒郊芳草深。

不堪回首望,泪滴故乡心。

(0)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其二

鲜原嘉卉正纷披,双鬓应凭笑猬皮。

最是丹青描不尽,芳心无那寄江蓠。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