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小圃弄群芳,谁为贫居富贵乡。
门外柳阴浮翠润,阶前花影溜红光。
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着行。
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疏懒味偏长。
春来小圃弄群芳,谁为贫居富贵乡。
门外柳阴浮翠润,阶前花影溜红光。
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着行。
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疏懒味偏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暮春吟》,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寓居简朴之地,欣赏园中花草的情景。首句"春来小圃弄群芳",生动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小圃中的各种花卉竞相开放,生机盎然。"谁为贫居富贵乡"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富贵繁华的淡然态度。
"门外柳阴浮翠润,阶前花影溜红光"两句,通过描绘门外的柳树绿荫和阶前花朵倒映的红光,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着行"进一步借新燕学飞和归鸿远行,寓意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最后两句"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疏懒味偏长",诗人反思自己的内心,虽然物质上清贫,但精神世界丰富,享受着闲适与淡泊的生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景色,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君不见冰溪之水真如冰,洁爽不得留蛟蝇。
玉山之峰白如玉,遥见贞光荡晴旭。
我昔报恩作此行,溪容山色随双旌。
恍然置我水晶阙,胸中尘秽皆销歇。
嘉兴太守冰玉姿,出门便与溪山期。
此日归来五马散,意气不异之官时。
嘉兴之人或未知,溪童山叟皆知之。
童叟犹人或可私,山灵溪伯安可欺。
吁嗟太守真吾师,相送岂作儿女悲。
溪可渔,山可采,伐木丁丁歌欸乃。
太守百年心不悔,独恨生当明圣朝,不应黑发居东海。
野客狂痴全未解,欲走天门问时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