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丛花》
《一丛花》全文
清 / 高士奇   形式: 词  词牌: 一丛花

浅匀檀色妒胭脂,绿刺也生姿。

任他兰药红尖吐,闹秾华,谩数同时。

蜂子衔来,莺儿觑过,一样影参差。

更看稚蝶舞黄衣,浑道是花飞。

淡鹅门柳吹绵后,剩团金香露霏微。

日涉园荒,赋归人倦,多愧似陶篱。

(0)
鉴赏

这首《一丛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花丛中的生动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比喻,展现了花与昆虫之间的互动,以及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浅匀檀色妒胭脂”,以檀色比花色,暗示花朵色泽淡雅而略带艳丽,仿佛在与胭脂争艳,营造出一种含蓄而又略带娇羞的氛围。接下来,“绿刺也生姿”则转而描写花枝,绿叶与花枝相映成趣,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

“任他兰药红尖吐,闹秾华,谩数同时。”这几句通过对比兰花与花朵的绽放,强调了不同植物在春天竞相开放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赞美。蜜蜂与黄莺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和谐共处。

“更看稚蝶舞黄衣,浑道是花飞。”蝴蝶的舞动与花朵的飘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界的奇妙与美丽。这里,蝴蝶被赋予了与花朵相似的生命力,两者似乎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最后,“淡鹅门柳吹绵后,剩团金香露霏微。”描绘了春风吹过柳树,柳絮飘散的场景,以及随后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的情景。这一段既展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对宁静与美好的向往。

整体而言,《一丛花》通过对春日花丛中各种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和谐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高士奇

高士奇
朝代:清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猜你喜欢

秋晚过泉口

日色全无热,秋凉不似初。

行人惊翡翠,掠水度芙蕖。

平野一回顾,远山千有馀。

谁令贪眺望,却道废看书。

(0)

迓使客夜归四首·其一

去时岸树日犹明,归到州桥月已升。

水与天争一轮玉,市声人语两街灯。

迎来送往须成雪,索笔题诗砚欲冰。

净洗红尘烦碧酒,倦来不觉睡腾腾。

(0)

初夏清晓赴东宫讲堂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

剩雨残风一向颠,花枝酒盏两无缘。

忽逢野老从湖上,担取名园到内前。

芍药截留春去路,鹿葱礼上夏初天。

众红半霎聊经眼,不枉皇州第二年。

(0)

过淮阴县

索寞淮阴县,人家草草中。

荻篱纬春胜,茅屋学船篷。

今日非昨日,南风转北风。

霍然香雾散,放出一轮红。

(0)

后圃秋步

夏箑秋新妒,暄窗冷早侵。

病葵萱未悟,落果草偏深。

老矣曾荣望,归欤更懒心。

此冠弹与挂,若个不山林。

(0)

月夜阻风泊舟太湖石塘南头四首·其一

到得松江每不欣,何曾晴快遇清真。

此行作意追胜境,入夜阻风还闷人。

万里青天一轮月,三更雪浪太湖春。

若教白日来经此,不见新镕万顷银。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