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客构堂南涧滨,涧中濯足任鱼嗔。
日容二仲共三径,家与万松为四邻。
石角钩衣归骑晚,花枝妨帽小园春。
此来不敢歌丛桂,知是淮王座上人。
狂客构堂南涧滨,涧中濯足任鱼嗔。
日容二仲共三径,家与万松为四邻。
石角钩衣归骑晚,花枝妨帽小园春。
此来不敢歌丛桂,知是淮王座上人。
这首元末明初张昱的《题张叔芳参谋南涧草堂》描绘了一幅清幽而宁静的画面。诗人以"狂客"自比,寓居在南涧边的草堂,尽情享受自然的亲近和洗礼,任由涧中的鱼儿嬉戏,不以为意。他与好友二仲共享简朴生活,四周则是万松环绕,环境清幽,仿佛与世隔绝。
日间,诗人与友人在三径之间漫步,傍晚时分,披着被石角勾勒出痕迹的衣裳,骑马归去,春日的小园里,花枝繁茂,甚至妨碍了头上的帽子,这样的画面充满了诗意。诗人来到这里后,虽然美景当前,却不敢放声歌唱,因为深知此处曾是淮王的府邸,透露出对历史遗迹的敬畏和谦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村南村北桃作花,绿芜尽处明春霞。
我来看时雨初歇,野烟淡淡花未遮。
侧蕊傍花纷婀娜,长枝短干交横斜。
南者盛开北者蕊,一株气候閒有差。
似留馀美戒先尽,含采不复相矜夸。
我因避乱去乡邑,花时怅望归路遐。
他乡春色忽烂缦,故园花好将焉加。
符山之峰出花外,石骨皴绿无土沙。
点染纵无灼灼华,此邦已觉清且嘉。
况有武陵在人世,有田可卖吾将家。
随遇可自适,要不如乡居。
宁必入山深,始能得所娱。
今晨会无事,驾言来西湖。
四山政过雨,青翠沾衣裾。
一奁春水活,荡漾靴纹疏。
忽惊波面响,泼剌飞双鱼。
天然管与弦,鸟声上下呼。
时值生徒散,喜与儿女俱。
坐久觉稍倦,槛外立须臾。
邻妇见我来,挈儿更呼夫。
生计不缝纫,辛苦惟耰锄。
始悟南与北,风气绝相殊。
见我尊无酒,命儿贷村酤。
又见食无肉,命夫分社猪。
情意颇殷挚,言语宁嫌粗。
倏忽暝色来,匆匆将升舆。
尚问湖蟹美,十月能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