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圃秋步》
《后圃秋步》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夏箑秋新妒,暄窗冷早侵。

病葵萱未悟,落果草偏深。

老矣曾荣望,归欤更懒心。

此冠弹与挂,若个不山林。

(0)
翻译
夏扇初秋已受冷风嫉妒,温暖的窗户也早早感受到凉意。
病弱的葵花萱草还未察觉,凋零的果实下草丛显得更深沉。
年老的我曾经怀有荣耀之望,如今归乡更是心生懒散。
这顶冠冕,无论是弹去还是悬挂,都像是要远离尘世,归隐山林。
注释
夏箑:夏扇,夏天用来驱暑的扇子。
秋新:初秋的新气息。
妒:嫉妒。
暄窗:温暖的窗户。
冷早侵:早早感受到凉意。
病葵萱:病弱的葵花和萱草,比喻衰弱的生命。
未悟:还未察觉。
落果:凋零的果实。
草偏深:草丛显得更深。
老矣:我已经老了。
曾荣望:曾经的荣耀之望。
归欤:归乡。
更懒心:更加懒散的心。
此冠:这顶冠冕。
弹与挂:弹去或悬挂。
若个:哪个。
不山林:不是在山林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夏箑秋新妒,暄窗冷早侵"写出了秋天气候的转凉,以及这种变化给人带来的忧郁情绪。"病葵萱未悟,落果草偏深"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内心的迷茫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老矣曾荣望,归欤更懒心"中,"老矣"指的是年华已高,"曾荣望"可能是指过往的辉煌与期望,而"归欤更懒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的渴望以及内心的不舍和惆怅。

最后两句"此冠弹与挂,若个不山林"中,“此冠”可能是指某种荣誉或地位,而“弹与挂”则是对这种荣誉的放弃。"若个不山林"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逃离尘世纷扰,隐逸于自然山林之中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荣辱得失以及归隐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偈二首·其一

太阳门下,日日三秋,从东过西。

明月堂前,时时九夏,指鹿为马。

(0)

句·其六

欲识欢心从四海,钧天一曲引回銮。

(0)

次韵公实七月一日雨感怀二首·其二

日日愁随万绪多,遣愁不去若愁何。

文书引睡翻黄卷,福地求生访绿萝。

酒厌银瓶聊注瓦,衣辞锦袄且披蓑。

五更风雨作金石,助我贯珠商颂歌。

(0)

偈颂一一二首·其八十六

山僧略升此座,大众永息狐疑。

各各金毛师子,去来哮吼全威。

临济高声连喝,德山拈棒痛槌。

纵有一言半句,终不别作路歧。

(0)

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八

木平山里人,貌古言复少。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坏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

城郭今日来,一沤曾已晓。

(0)

偈颂一一二首·其十

木伎机,石女儿。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

有语非干舌,无言切要词。

会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

午斋晨粥无馀事,笺茗炉香话道奇。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