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一二首·其十》
《偈颂一一二首·其十》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木伎机,石女儿。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

有语非干舌,无言切要词。

会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

午斋晨粥无馀事,笺茗炉香话道奇。

(0)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境界的独特见解。"木伎机,石女儿",以木与石象征自然界的不同元素,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它们生命与情感,暗示着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描绘了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强调了自然界中阴阳调和、冷暖交替的规律。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化,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适应生活的各种变化。

"有语非干舌,无言切要词",进一步探讨了语言与思想的关系。"有语非干舌"意味着言语并非仅仅依赖于舌头的活动,而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无言切要词"则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沉默比言语更能表达深刻的意义。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语言与真实表达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会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表达了对真正智慧和真理的追求。"最后句"可能指的是某种超越表面现象、触及本质的真理或智慧,而"出世少人知"则暗示了这种真理往往不为世人所熟知,需要深入思考和领悟才能获得。

最后两句"午斋晨粥无馀事,笺茗炉香话道奇",将日常生活的场景与深刻的哲学思考相结合。午后的简餐、清晨的粥食,以及炉火上煮茶的香气,这些平凡的生活细节,成为诗人与自己对话、探索宇宙真理的背景。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层面真谛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语言和真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单生活中的精神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湖上竹枝词十一首·其一

西子湖上春不留,苏小墓前蝴蝶愁。

谁家女儿未解恨,偏插山花红满头。

(0)

和钱若庵抚松杂咏六首·其四

深松密竹老农家,何必遗书问赵奢。

试选龙材培母笋,先占蚓出候王瓜。

牧牛坡暖风横笛,乳鸭池平月在沙。

此际笙簧堪一听,谁将两部向君誇。

(0)

和钱若庵抚松杂咏六首·其一

移得虬龙护隐居,幽姿颇与岁寒宜。

长康把赠惟痴绝,韦偃前身岂画师。

风雪故人双命驾,冰霜遥夜一相思。

高天大有风云势,空老泥蟠石上枝。

(0)

岳鄂王墓

桧柏森森武穆祠,游人感慨读遗碑。

却怜太乙还车泪,不见朱仙痛哭时。

林壑秋风嘶石马,河山阴雨见旌旗。

北枝万树应回首,南望冬青更可悲。

(0)

乞张远画渊明饮酒把菊图

我爱陶元亮,饮酒藏其真。

乞食从邻叟,典午不可臣。

庶物尽摇落,独有黄菊存。

把杯摘落英,聊以谢众荣。

孤鸟既一举,含叹予何言。

从君乞纨素,为写遗世情。

清风入我怀,扇此万古尘。

(0)

东轩五首·其五

薄游每晚归,落日星未起。

孺子候我至,洒扫亦可喜。

虽无园林胜,亦自纷红紫。

养疴远世荣,敢曰从黄绮。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