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洲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仲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ōushìwèishěnxīngzōngzhìjiǔnánliúzèng
táng / wángchānglíng

línshēnhuángyǐnyōucuì

shānzūnzàizhōuzhàoyuèqíngzuì

shǐqióngqīngyuánkǒujuérénjìng

chūnquánkōngméngcǎochāiyīn

jiǔzhīfēngzhēnyuǎnwénqiáoshēngzhì

hǎiyànshífēiyǒngráncāngzhōu

shíqīngmíngmièlúnwèi

chóuchúxīnfēnāishì

gōufēngxìnsuǒběinǎisuì

huìjiānyóuwèi

juànshūxíngxìngbiǎotuōlüèxiánzhé

chéngyuèjiǎojīnfànsēngsōngyáng

注释
林色:树林的颜色。
溪古:溪流的古老氛围。
深篁:茂密的竹林。
幽翠:幽深的绿色。
山尊:山的威严。
渔舟:捕鱼的小船。
棹月:在月光下划船。
醉:陶醉。
穷:探索到底。
清源口:清源的入口。
壑绝:山谷隔绝。
人境异:人迹罕至,景象不同寻常。
春泉:春天的泉水。
滴空崖:滴落在空旷的悬崖上。
萌草:新芽。
拆阴地:在阴凉之地破土而出。
榛寂:榛果寂静,指环境静谧。
樵声:砍柴的声音。
海雁:海上的大雁。
独飞:孤独地飞翔。
永然:永远的,恒定的。
沧洲意:沧洲的意境,象征隐逸生活。
青冥客:古代隐逸高人。
灭迹:消失行迹。
尉:小官。
吾子:你。
踌躇心:犹豫不决的心。
纷埃事:世俗尘埃之事。
缑峰:缑山之巅,代指隐居之地。
信所剋:确实能克服(俗念)。
济北:地名,这里代指作者自己的归隐之地。
余乃遂:我得以实现(超脱)。
齐物:道家齐物论,认为万物平等无别。
意已会:心中已有领悟。
息肩:停歇修养。
理犹未:道理还未完全实践。
卷舒:行为举止的展现。
形性表:展现出真实的本性和外在表现。
脱略:超越,摆脱。
贤哲议:贤哲们的议论或观点。
仲月:二月。
期:期待。
角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象征闲适。
饭僧:供僧人用餐。
嵩阳寺:寺庙名,代指修行之地。
翻译
树林的颜色与溪流一样古老,茂密的竹林引领着幽深的绿色。
山的威严显现在渔舟之上,划动月光中的船桨心情已陶醉。
刚开始探索清源的入口,山谷隔绝之处人迹罕至,景象奇异。
春天的泉水滴落在空旷的悬崖上,荫蔽之地新芽破土而出。
许久之后风停榛果寂静,远处传来砍柴的声音。
海上的大雁偶尔孤独飞翔,永恒的是那沧洲的意境。
古代隐逸之人,消失行迹仅成为一名小官。
你犹豫不决的心,怎会被世俗尘埃之事困扰。
缑山之巅确实能克服俗念,而我则在济北得以实现超脱。
领悟齐物的道家思想已心中有数,但停歇修养的道理还未完全实践。
行为举止展现出真实本性,超越了贤哲们的议论。
二月时节期待着戴上角巾,到嵩阳寺去供僧人用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山中景象。开篇“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两句,以“林色”、“溪古”和“深篁”三个词语勾勒出一幅深邃幽静的画面,其中“幽翠”则点明了环境的清新和生机。紧接着,“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水面,渔舟停泊于山尊之下,月光映照其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酒意的氛围。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两句,用“始穷”来形容溪流的幽深,而“壑绝人境异”则表明这是一处与世隔绝的仙境。接着,“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泉水轻轻滴落和新生的草木,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则转向声音的层面,长时间的寂静中,只有偶尔传来的砍柴声打破宁静。下文“海雁时独飞,永然沧洲意”两句,则描绘出孤独的大雁在空中飞翔,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离尘世的向往。

随后,“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两句,以历史的视角回顾那些选择隐退山林的前贤,而“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困惑和不安。

“缑峰信所剋,济北余乃遂”两句,通过对山峰和河流的描绘,传递出一种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紧接着,“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万物皆有其道理的领悟,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内心中对尘世事务的解脱。

最后,“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两句,则强调了个人的修养和品格的重要性,而“仲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则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平淡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哲学思考,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内心世界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西江月·其二赋木犀香数珠

三十六宫月冷,百单八颗香悬。只宜结赠散花天。

金粟分身显现。指嫩香随甲影,颈寒秋入云边。

未忘灵鹫旧因缘。赢得今生圆转。

(0)

柳梢青·其一

兰蕙心情,海棠韵度,杨柳腰肢。

步稳金莲,手纤春笋,肤似凝脂。歌声舞态都宜。

拚著个、坚心共伊。无奈相思,带围宽尽,说与教知。

(0)

题报恩方丈宋子展所作墨竹

丛筠抱清节,茂若含幽翠。

孤树老风霜,空枝少春意。

其中有磐石,人莫知其器。

坚顽如我心,脱尽荣枯累。

画不与诗谋,诗辄穷微理。

何时逢画郎,忘言笑相视。

(0)

题杨子岩

抗尘走俗令人憎,因觅桃源作此行。

畏日烧空时事恶,飞泉泻石道心生。

青天尽处孤舟渺,好鸟鸣时万壑清。

一老头陀癯似鹤,殷勤煮水爨风铛。

(0)

寄雪庭老子

问讯紫云老,何时立雪参。

生来将满百,空界直超三。

泡幻修千劫,佛应同一龛。

曾师蒙印可,玄谛老方谙。

(0)

入忠轩书院咏兰

阶庭暂托根,只与绿苔亲。

自少枝条分,不争花卉春。

轻寒青瘦硬,出槛紫鲜新。

风雨时吹洗,含芬待主人。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