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院警晨钟,愿诸生日就月将,名下不虚华国选;
望衡瞻夏屋,幸五邑刑清政简,公余来听读书声。
隔院警晨钟,愿诸生日就月将,名下不虚华国选;
望衡瞻夏屋,幸五邑刑清政简,公余来听读书声。
此联描绘了正谊书院讲堂的环境与氛围,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教育情怀。上联“隔院警晨钟,愿诸生日就月将,名下不虚华国选”以清晨的钟声为引子,象征着知识的启蒙与追求,表达了对学子们在日出之时即刻投身于学习,追求光明未来的美好愿望。同时,“月将”一词寓意着学子们如同月亮般逐渐升起,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不会虚度光阴,辜负了国家的选拔。
下联“望衡瞻夏屋,幸五邑刑清政简,公余来听读书声”则进一步展现了书院的宁静与和谐。通过“望衡瞻夏屋”,描绘了一幅远眺山岭,近观夏日屋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学习环境。而“五邑刑清政简”则强调了地方治理的清明与简练,为学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心学习。最后,“公余来听读书声”则体现了官员或社会贤达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他们在闲暇之余来到书院,倾听学子们的读书之声,既是对教育的尊重,也是对后辈的鼓励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赞美了正谊书院作为教育场所的庄严与神圣,也表达了对学子们勤奋学习、国家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景,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与支持。
朱君长桐乡,死食桐乡社。
吏民安君德,君亦爱其下。
遗言于斯葬,存没勿相舍。
自知得民深,千岁谁似者。
任君治新息,宽惠洽鳏寡。
强梁顺教诏,桴鼓不鸣野。
三年去复还,园木裁拱把。
居人敬闾巷,禽鸟依屋瓦。
苍然百尺桧,直干任大厦。
相要勿剪伐,令尹昔所舍。
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
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
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
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
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
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
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
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
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