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非凡铁,年深铸字漫。
每寻闲处挂,不敢醉时看。
紫电光犹湿,苍蛟血未乾。
边秋方用武,莫恨致身难。
三尺非凡铁,年深铸字漫。
每寻闲处挂,不敢醉时看。
紫电光犹湿,苍蛟血未乾。
边秋方用武,莫恨致身难。
这首诗名为《题曾生古剑》,作者是宋代诗人林昉。诗中通过描绘一把古剑,展现了其不凡品质和历史沉淀。"三尺非凡铁"四字,形象地刻画了剑的尺寸与材质,强调其非比寻常;"年深铸字漫"则暗示剑身刻有岁月痕迹,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人将剑置于"闲处挂",体现了对它的珍视和敬意,"不敢醉时看"则流露出一种敬畏之情,饮酒时都不敢轻易面对,怕酒后失态。接下来两句"紫电光犹湿,苍蛟血未乾",运用比喻,形容剑身如紫电般闪耀,仿佛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蛟龙之血未曾干涸,展现出剑的锋利与威力。
最后两句"边秋方用武,莫恨致身难",诗人表达了对剑的期待,认为在边疆战事频发的秋季,这把剑正该发挥其作用,提醒人们不必因难以施展才能而感到遗憾,暗含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剑寓人,借古剑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同时也寄寓了对英勇报国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