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归棹逢人日,是处宗雷在眼中。
莲漏久虚潮上月,蓬门重启雁回风。
四方戎马留村寺,十载家山倚竹筇。
存没未应停笑语,喜君兄弟信能通。
匡庐归棹逢人日,是处宗雷在眼中。
莲漏久虚潮上月,蓬门重启雁回风。
四方戎马留村寺,十载家山倚竹筇。
存没未应停笑语,喜君兄弟信能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人日相逢于庐山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乡的思念。首联“匡庐归棹逢人日,是处宗雷在眼中”以庐山为背景,点出人日相逢的场景,同时借“宗雷”一词,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人的敬仰之情。颔联“莲漏久虚潮上月,蓬门重启雁回风”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潮水退去后的月夜,蓬门重开则象征着友人之间的重新相聚,而雁回风则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颈联“四方戎马留村寺,十载家山倚竹筇”描绘了战乱年代,诗人只能在寺庙中度日,思念故乡的心情通过倚靠竹杖得以寄托。尾联“存没未应停笑语,喜君兄弟信能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兄弟情深的赞美,即使面对生死离别,也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和欢笑,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乡愁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百金买宅千金邻,古人所重得其亲。
岂伊草创一时事,还将世业垂千春。
我家从祖对西山,东有刘氏族其间。
刘家车驾号能文,每与吾祖相盘桓。
君今卜居在东陌,正近车驾旧时宅。
晓起遥见西山青,晚来俯瞰银河白。
问君胡为却便此,祇缘去予仅百武。
欲踵昔贤刘氏风,閒过子云来问字。
予幸先人有敝庐,门外徒劳长者车。
我去子来无不可,免令折简相招呼。
君不见参差竹,相暌那隔宿。
风雨亦可过,何须叹离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