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其一》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鹿迹难寻木叶乾,紫泥何事到云端。

一人显晦千秋系,百代楼台几日欢。

青松自荫讲堂静,画栋高临流水漫。

不堪回忆读书处,鹤唳猿啼白昼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游访白鹿洞书院的场景,表达了对书院修复者的敬意以及对往昔读书时光的怀念。首句“鹿迹难寻木叶乾”以鹿踪难觅和落叶干枯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寂寥氛围。接着,“紫泥何事到云端”一句,通过将修复书院的泥瓦比喻为紫泥,上升至云端,象征着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与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一人显晦千秋系”强调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力,即使是一人之力,也能决定千秋之局。“百代楼台几日欢”则感叹了历史变迁中,楼台虽美,欢乐却短暂,蕴含着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青松自荫讲堂静,画栋高临流水漫”两句,以青松的静谧与画栋的高耸,对比描绘了书院的宁静与宏伟,同时也暗示了知识与学问的永恒价值。最后,“不堪回忆读书处,鹤唳猿啼白昼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读书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时的些许哀愁,鹤唳猿啼的自然景象,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孤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白鹿洞书院修复的赞叹,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教育与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崇高理想。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李大顺自蜀来移任增城泊舟章江过访

客舍春融二月初,文谈谁共对公馀。

来从谕蜀功方就,喜接浮湘会未疏。

垂橐可增循吏传,探囊多有异人书。

双松又傍罗浮胜,河润应沾九里居。

(0)

京中承诸年丈招饮

回首看花越廿年,霜蹄次第着鞭先。

艰危独自悲行路,意气重逢念各天。

礼数尽宽中执法,醉歌休拟上留田。

南游复指浔阳道,湖月江风孰与怜。

(0)

陈孝廉父以七十犹守诸生其年家子来索寿章

经术传家旧有声,贤星久重太丘名。

斑衣擢桂香先染,彩笔占花念未更。

兰树阶庭偏美色,菊萸篱落好餐英。

三朝容鬓安车日,岂逐终童更请缨。

(0)

春日答周文学时同事有中伤者

淑气将春海上回,鱼龙蛰欲启风雷。

花明綵胜增王月,菜引青丝滞客杯。

万里关山天畔隔,几时消息日边来。

明年聚会应难拟,何处怀人寄折梅。

(0)

元夕司马陈公宅观灯答和二首·其一

雨后条风扇海濆,三阳芳景属平分。

尊仍柏叶招游骑,阁引藜光照论文。

五曜迥连当户月,九华交映隔山云。

同歌玉树春无限,耆社何当意独勤。

(0)

建朱文公祠崇祯堂

师友渊源聚乐时,于今俎豆复同祠。

儒林有传归青史,异世无阶迩绛帷。

千载图书留故业,一时堂构践遗基。

同来宇下频瞻拜,共仰清高作训彝。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