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渊源聚乐时,于今俎豆复同祠。
儒林有传归青史,异世无阶迩绛帷。
千载图书留故业,一时堂构践遗基。
同来宇下频瞻拜,共仰清高作训彝。
师友渊源聚乐时,于今俎豆复同祠。
儒林有传归青史,异世无阶迩绛帷。
千载图书留故业,一时堂构践遗基。
同来宇下频瞻拜,共仰清高作训彝。
此诗描绘了对朱文公祠堂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首句“师友渊源聚乐时”点出朱文公在学术界的深厚根基和广泛影响力,以及他与众多学者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于今俎豆复同祠”表达了后人对他的纪念与追思,通过共同祭祀的方式将他对学术的贡献永存于心。
“儒林有传归青史”一句,赞扬了朱文公在儒家学界的卓越成就,其事迹与思想被载入历史,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异世无阶迩绛帷”则表达了尽管时间相隔久远,但朱文公的影响依然深远,如同接近那象征尊贵与智慧的绛帷。
“千载图书留故业”强调了朱文公著作的宝贵价值,它们跨越千年,继续为后世学者提供知识与灵感。“一时堂构践遗基”则指出,人们在修建祠堂时,正是遵循并实践着朱文公的精神与事业。
最后,“同来宇下频瞻拜,共仰清高作训彝”表达了后人对朱文公的尊敬与崇拜,他们频繁地来到祠堂,瞻仰这位先贤的风采,以他的高尚品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朱文公的赞美与纪念,展现了其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后人对其精神的传承与敬仰。
云在山,龙在渊。
云未霖,养晦于阴,壑龙未震,蛰迹而蜿蜒。
所以古来隐居以求志,长山大谷往往多才贤。
君不见孔明天下士,志气凌苍天。
当年未受三顾宠,躬耕只在南阳阡。
又不见鹿门有英杰,别是人中仙。
耕云自得隐居志,日令妻子耘其前。
我尝寄迹文江里,独抱遗经究终始。
乱云堆土结松巢,一片閒心彻秋水。
閒来却访朋江滨,落花流水迷通津。
溪回路转得幽胜,深邃彷佛桃源春。
中有高世徒,隐居谢世棼。
身同鸥鹭侣,盟与泉石亲。
不识季伦富,不知原宪贫。
胸中万事等孤鹤,独立瑶台百尺之上月色传其真。
冥观六合间,湛照无纤尘。
我时一见之,翛然清我神。
呼儿具酒鲙金鳞,瑶琴古剑乌角巾。
自言足幽志,不是甘隐沦。
酒酣壮气横秋旻,为君起舞君莫嗔。
山房之下日云迈,苍生有待山中人。
鞭起九云之潜蛰,共驾万斛之飞云。
致身直入九重内,要使皇图万亿茫无垠。
《求志山房歌》【明·解缙】云在山,龙在渊。云未霖,养晦于阴,壑龙未震,蛰迹而蜿蜒。所以古来隐居以求志,长山大谷往往多才贤。君不见孔明天下士,志气凌苍天。当年未受三顾宠,躬耕只在南阳阡。又不见鹿门有英杰,别是人中仙。耕云自得隐居志,日令妻子耘其前。我尝寄迹文江里,独抱遗经究终始。乱云堆土结松巢,一片閒心彻秋水。閒来却访朋江滨,落花流水迷通津。溪回路转得幽胜,深邃彷佛桃源春。中有高世徒,隐居谢世棼。身同鸥鹭侣,盟与泉石亲。不识季伦富,不知原宪贫。胸中万事等孤鹤,独立瑶台百尺之上月色传其真。冥观六合间,湛照无纤尘。我时一见之,翛然清我神。呼儿具酒鲙金鳞,瑶琴古剑乌角巾。自言足幽志,不是甘隐沦。酒酣壮气横秋旻,为君起舞君莫嗔。山房之下日云迈,苍生有待山中人。鞭起九云之潜蛰,共驾万斛之飞云。致身直入九重内,要使皇图万亿茫无垠。
https://shici.929r.com/shici/WKtGp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