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恩谴异长沙,春见唐昌两度花。
幕府夜来频问帖,玉鞭金勒向谁家。
当时恩谴异长沙,春见唐昌两度花。
幕府夜来频问帖,玉鞭金勒向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世贞在扬州访问张有功未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当时恩谴异长沙”,以历史典故开篇,暗喻张有功曾遭受贬谪,如同古代被流放至长沙的文人,暗示了张有功的遭遇与命运的波折。接着,“春见唐昌两度花”一句,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再次相遇的期待与憧憬。
“幕府夜来频问帖”,描述了诗人夜晚在张有功的府邸附近徘徊,频繁地询问有关张有功的消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之情。最后,“玉鞭金勒向谁家”一句,以贵重的马具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张有功行踪的关切,以及对未能直接见到友人的遗憾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也有对再次相聚的渴望,以及未能如愿时的无奈与失落。
远峰吹散雕阑雨,游人画桥三五。
彩鹢风高,绣旗日丽,又吊一年湘楚。钗符缀虎。
也娇小窥帘,笑低金缕。
如此湖山,半分歌吹送重午。
樽前初拭醉眼,问灵均去后,与谁终古。
屏枕芗潮,扇摇玉雪,同赋采兰新句。菱舟曲度。
渐掉人荷心,月痕留处。愿趁佳时,普天销战鼓。
小啜过龙饼。看香色、真清另。寒泉玉净。
淡烟写月,乳花微莹。天外金茎,记得长卿渴病。
雁鱼程永。落花日、多愁境。
甚风吹到,故园一片,青山弄影。
有底相关,空博万种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