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峰吹散雕阑雨,游人画桥三五。
彩鹢风高,绣旗日丽,又吊一年湘楚。钗符缀虎。
也娇小窥帘,笑低金缕。
如此湖山,半分歌吹送重午。
樽前初拭醉眼,问灵均去后,与谁终古。
屏枕芗潮,扇摇玉雪,同赋采兰新句。菱舟曲度。
渐掉人荷心,月痕留处。愿趁佳时,普天销战鼓。
远峰吹散雕阑雨,游人画桥三五。
彩鹢风高,绣旗日丽,又吊一年湘楚。钗符缀虎。
也娇小窥帘,笑低金缕。
如此湖山,半分歌吹送重午。
樽前初拭醉眼,问灵均去后,与谁终古。
屏枕芗潮,扇摇玉雪,同赋采兰新句。菱舟曲度。
渐掉人荷心,月痕留处。愿趁佳时,普天销战鼓。
这首《齐天乐·湖上午日用吴修蟾和周美成韵》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龚鼎孳所作,描绘了一幅湖上端午节的热闹景象。开篇“远峰吹散雕阑雨”以轻快的笔触描绘出雨后的清新,远处的山峰在微风中洗去了雨后的湿润。接着,“游人画桥三五”写出了游人的稀疏,画面宁静而有人情味。
“彩鹢风高,绣旗日丽”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气氛,彩船在风中飘扬,绣制的旗帜在阳光下显得鲜艳夺目。诗人借“又吊一年湘楚”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历史人物紧密相连。
“钗符缀虎”至“笑低金缕”描绘了女子们在节日中的活动,她们佩戴着虎形饰品,笑声如金线低语,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息。接下来,“如此湖山,半分歌吹送重午”则强调了湖光山色与音乐歌舞的和谐交融,为端午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下半部分,诗人转向对屈原的追思,“问灵均去后,与谁终古”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后世无人能及其才情的感慨。接着,“屏枕芗潮,扇摇玉雪”描绘了夏日的清凉,人们在扇子的摇曳中吟咏新的诗句,充满了文人雅趣。
“菱舟曲度”至“月痕留处”描绘了湖上的游船和月色,夜晚的宁静与白天的热闹形成对比,让人回味无穷。最后,“愿趁佳时,普天销战鼓”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希望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天下都能远离战争,共享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和平的期盼,体现了龚鼎孳的文人情怀。
耳盈丝竹,眼摇珠翠。迷乐事。宫闱内。争知。
渐国势凌夷。奸臣献佞,转恣奢淫,天谴岁屡饥。
从此万姓离心解体。越遣使。
阴窥虚实,蚤夜营边备。
兵未动,子胥存,虽堪伐、尚畏忠义。
斯人既戮,又且严兵卷土,赴黄池观衅,种蠡方云可矣。
湖水出澜蠡,江水下巴蜀。
恰当相合处,清浊皆荡沃。
扁舟凌浩渺,渡者苦局促。
卸帆与立桅,黄帽不须督。
纸钱望空飏,饱肉为相触。
江神昭灵休,压浪无留瞩。
遂使惊魂苏,免得遭鬼录。
去程天茫茫,滩过有矶续。
矶头熟风波,寒草失旧绿。
所愿晴风恬,遵陆脱羁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