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大顺自蜀来移任增城泊舟章江过访》
《李大顺自蜀来移任增城泊舟章江过访》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客舍春融二月初,文谈谁共对公馀。

来从谕蜀功方就,喜接浮湘会未疏。

垂橐可增循吏传,探囊多有异人书。

双松又傍罗浮胜,河润应沾九里居。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李大顺从蜀地迁任至增城,在章江停泊时拜访卢龙云的情景。首句“客舍春融二月初”点明时节与地点,春意盎然,初春二月,寓客舍之中,透露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气息。接下来,“文谈谁共对公馀”,则展现了两人在公务之余,以文会友的雅致场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文化追求。

“来从谕蜀功方就”一句,暗示李大顺在蜀地有所建树或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表达了对他成就的认可和赞赏。“喜接浮湘会未疏”,则进一步说明了两人交往的密切和愉悦,即使是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也能找到相聚的机会,共享文墨之乐。

“垂橐可增循吏传,探囊多有异人书”,这两句是对李大顺个人品质和学识的高度评价。垂橐,指官吏离任时所携带的财物很少,象征其清廉;循吏传,古代记载清正官员事迹的书籍。探囊,比喻轻易获取知识或技能。这两句表明李大顺不仅为官清廉,且学识丰富,能够影响和启迪他人。

最后,“双松又傍罗浮胜,河润应沾九里居”,以自然景观作结,寓意李大顺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变化,如同双松旁的罗浮山更加美丽,河流的滋润也惠及了九里的居民。这不仅是对李大顺个人魅力的赞美,也是对其任职期间对地方发展贡献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位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李大顺个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门二首·其一

来归迨一载,借屋已三迁。

易觉林间寺,难求郭外田。

瓶储朝乏粟,市籴日增钱。

屡起瞻云汉,今年甚去年。

(0)

丰城送成父弟还玉山三首·其一

溪上同舟送,江头独步归。

秋风方落木,客路要添衣。

故旧询安否,形容话瘠肥。

吾行犹许远,尔去复谁依。

(0)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五

既雨得晴晴亦佳,笋舆终日度咿哑。

蒙笼篁竹四三里,髣髴茅茨三五家。

邻舍相闻亦鸡犬,田畴随事有桑麻。

居夷何陋惭君子,不尔辞官学种畬。

(0)

又成父弟往馀干谒赵叔遂至池阳庐陵谒二周先生长句送行

归我山中未一年,两回题子送行篇。

况今客路飞红叶,不比春风啼杜鹃。

东阁翘材嗟久阔,长沙夜席已喧传。

子行历聘应兄问,并谢江东有二天。

(0)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其三

蔽天才集雨,动地忽惊风。

苧絮潜加力,杯觞稍费功。

山川相映发,竹树失青葱。

幼质知难久,茅檐溜已通。

(0)

题沈弟所作短轴·其二

作诗政欲江山助,老矣东西南北人。

弟却把诗摹作画,东西南北是知津。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