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栗里》
《游栗里》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陶令罢官后,西畴黍正滋。

至今栗里上,犹见柳条垂。

山气佳如旧,居邻问不知。

谁能邂逅饮,一醉写心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与淡泊宁静的氛围。首句“陶令罢官后”,直接点出主人公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归隐。接着,“西畴黍正滋”描绘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黍米正在生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陶渊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

“至今栗里上,犹见柳条垂”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延续性。即使在陶渊明去世后,他的故居栗里依然保持着往日的风貌,柳条依旧轻垂,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的故事。这里运用了时空交错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历史感。

“山气佳如旧,居邻问不知”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美好与和谐。山间的空气依然清新宜人,与归隐前无异,但似乎连邻居都未曾察觉到主人的变化。这种微妙的对比,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归隐生活的一种隐喻,暗示了陶渊明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谁能邂逅饮,一醉写心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遇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或许只有在偶然的相遇中,才能找到能够理解自己心境的人,共享一醉,表达内心的愿望和期待。这不仅是对陶渊明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知己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中原道上次欧阳齐汲韵

中原七郡地,气厚风还淳。

天分涧瀍水,路入河洛春。

圣贤所经营,绳准相均平。

六合昔有隔,一观恨无因。

怀哉此盛区,理者皆先民。

曾经龙虎啖,重为狼羊贫。

大若斡元化,细物涵深仁。

一士行其间,鞍马犹逡巡。

解带思古道,题诗清路尘。

望迷黄河北,欲度正怆神。

遗黎当道隅,涕说青城滨。

青城不可说,回首伤天津。

(0)

唐摹兰亭墨迹

神龙天子文皇孙,宝章小玺馀半痕。

鸾飞离离舞秦云,龙惊荡荡跳天门。

明光宫中春曦温,玉案卷舒娱至尊。

六百馀年今幸存,小臣宁敢比玙璠。

(0)

红门曲

红门欲开人渐稀,栖乌哑哑漫天飞。

西宫宝烛明如昼,玉筵围坐诸嫔妃。

黄羊夜剥博儿赤,金碗银铛进炰炙。

银汉依微白玉桥,隔花宫漏夜迢迢,内城马嘶丞相朝。

(0)

题雨竹

江上鹧鸪留客住,黄陵庙下泊船时。

一林春雨垂垂绿,消得晴风烂熳吹。

(0)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三秋

黄云亘郊野,农力今有功。

兹乃民之天,治理根其中。

我虽未及粒,已觉饥肠充。

田头父老过,击壤今岁丰。

自愧无寸积,坐享雍熙风。

秋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

气澄天宇高,心寂尘累空。

木落山献体,波缩沙留踪。

遐兴何悠悠,迅景何匆匆。

俯仰田舍底,或能保初终。

(0)

送虞伯生降香还蜀省墓二首·其二

丞相坟前双阙摧,泉声隐隐柏崔嵬。

金牛已向秦中去,铜马空传渭上来。

丛竹雨留银烛泪,落花风飏楮钱灰。

百年华表尘千劫,闻道曾孙始一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