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鳌山下灯市即事》
《鳌山下灯市即事》全文
宋 / 顾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元夕牌灯大字题,高悬綵架果然奇。

鳌山山下人来往,只听笙歌不看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áoshānxiàdēngshìshì
sòng / féng

yuánpáidēnggāoxuáncǎijiàguǒrán

áoshānshānxiàrénláiwǎngzhītīngshēngkànshī

注释
元夕: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牌灯:大型的彩灯,用于庆祝节日。
綵架:彩色的架子,用来支撑灯笼。
鳌山:一种装饰性的假山,常用于节日庆典。
只听笙歌:只顾欣赏音乐和歌舞。
不看诗:没有注意到诗词内容。
翻译
元宵节夜晚,大型灯笼上题有大字,确实奇特地高挂在彩架上。
在鳌山脚下,人们来来往往,只专注于欣赏笙歌,而忽略了诗词。
鉴赏

这首宋朝顾逢的《鳌山下灯市即事》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会的热闹景象。诗人以"元夕牌灯大字题"开篇,强调了灯笼上大字装饰的独特之处,显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高悬綵架果然奇"进一步描绘了彩灯高挂的壮观场景,色彩斑斓,引人注目。

接下来,诗人通过"鳌山山下人来往"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人群如织,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人们被繁花似锦的灯饰吸引,纷纷前来观赏。然而,"只听笙歌不看诗"这一细节揭示了当时社会风俗,人们更倾向于欣赏音乐和歌舞,而非专注于诗词文化,这反映了当时娱乐方式的倾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灯会的繁华与世俗趣味,展示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介绍

顾逢
朝代:宋

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猜你喜欢

念奴娇·江边故国

江边故国,望南云缥缈,连山修木。
远意渊明束带见,乡里儿曹何辱。
世味熏人,折腰从事,俯仰何时足。
可怜菊下,醉吟谁共徵逐。
我爱九日佳名,飘然归思,想当年丘谷。
梦绕篱边犹眷恋,满把清尊馀馥。
援笔洪都,如君英妙,满座方倾属。
月台挥袖,叫云声横断玉。

(0)

点绛唇·岁月飘流

岁月飘流,故人相望如箕斗。
畔愁千首。
诗骨能清瘦。
白日昆鸟弦,同看春风手。
君知否。
袖痕别后。
犹有临歧酒。

(0)

念奴娇·故山秋晚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
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
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
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曾雕刻。
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
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0)

念奴娇·燕台暮集

燕台暮集,对秋容凄紧,松阴幂幂。
徙倚阑边临翠壑,千顷风烟横出。
坐待冰轮,天空云散,一色如苍璧。
姮娥有意,为谁来赴今夕。
身世如许飘流,佳时轻过了,他年空忆。
我辈情锺端未愧,昔日兰亭陈迹。
坐上何人,骊歌凄断,语别还应惜。
有心红烛,替人珠泪频滴。

(0)

念奴娇·小舟漂兀

小舟漂兀,犯溪烟深入,无穷寒碧。
路绕莲塘浑乱眼,千顷朱朱白白。
闻说高情,寻盟鸥鹭,爱此风标客。
掀髯一笑,顿忘身世形迹。
我爱古邑风流,碧峰争秀峙,相持如掖。
制锦才雄应未怕,百里文书堆积。
吏散庭空,举觞邀月,饮兴何妨剧。
却怜宣子,杖头才挂钱百。

(0)

念奴娇·水烟收尽

水烟收尽,望汀萍千顷,银光如幂。
霜镜无痕清夜久,惟有惊鱼跳出。
月在杯中,我疑天赐,欢饮仍如璧。
姮娥应为,后期偿赛今夕。
遥想当日同盟,山斋孤讽,有新诗相忆。
聚散难常空怅望,萍梗飘流踪迹。
明月明年,此身此夜,知与谁同惜。
参横河侧,短篷清露时滴。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