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敏中归豳宁幕》
《送敏中归豳宁幕》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六十衰翁儿女悲,傍人应笑尔应知。

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临欢欲散时。

前路加餐须努力,今宵尽醉莫推辞。

司徒知我难为别,直过秋归未讶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mǐnzhōngguībīnníng
táng / bái

liùshíshuāiwēngérbēibàngrényìngxiàoěryìngzhī

xiōngchuílǎoxiāngféngbēijiǔlínhuānsànshí

qiánjiācānjīnxiāojìnzuìtuī

zhīnánwèibiézhíguòqiūguīwèichí

注释
六十衰翁:指年老体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儿女悲:儿女因父母年老而感到悲伤。
傍人:周围的人。
尔应知:你应该明白。
弟兄垂老:兄弟们都已步入老年。
欲散时:即将分离的时候。
前路加餐:前行的路上要多保重,加强饮食。
今宵尽醉:今夜尽情饮酒。
莫推辞:不要推脱或拒绝。
司徒:古代官职名,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直过秋归:直接等到秋天再回去。
未讶迟:不会因为回来得晚而感到惊讶。
翻译
六十岁的老人让儿女们悲伤,周围的人也应该会嘲笑你(指衰老),你自己应该清楚。
兄弟们都已年迈,相聚之时举杯欢庆,离别在即,大家都不舍。
前方的路还要继续努力,今夜就尽情畅饮,不要推辞。
司徒(朋友)知道我离别不易,直到秋天回去也不觉得惊讶。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送敏中归豳宁幕》,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别时的感伤和珍惜相聚时光的情怀。其中“六十衰翁儿女悲,傍人应笑尔应知”两句,通过老人对子孙满堂的欣慰与旁人的羡慕,反映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人生无常的感悟。

“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临欢欲散时”则描绘了兄弟在垂暮之年难得相聚,借着宴席想要尽情享受这短暂的团聚时光。诗中的“前路加餐须努力,今宵尽醉莫推辞”表达了一种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鼓励朋友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必过于考虑未来。

最后,“司徒知我难为别,直过秋归未讶迟”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告白,希望对方了解自己内心的不易,期盼他能在秋天之前顺利返回,无需犹豫。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情谊和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即珍惜当下,与亲朋好友共度美好时光。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民谣·其一

白金乃人肉,黄金乃人膏。

使君非豺虎,为政何腥臊。

(0)

对梅·其十五

南国虽无雪,纷纷在鬓丝。

梅花吾与汝,同是白头时。

(0)

铁桥·其二

浮山不复浮,与罗合为一。

若非一铁桥,安得如胶漆。

(0)

上钓丝滩歌

天晴钓丝短,天雨钓丝长。

但求滩水满,不用鲤鱼尝。

(0)

自中宿上韶阳道中有作·其七

天然勾漏几峰深,弹子谁穿铁壁心。

乱出风云无数窦,长含水石有馀音。

空中花满知霜瀑,绝顶松多隐玉簪。

猿鸟不知人有怨,声声相应膝间琴。

(0)

自中宿上韶阳道中有作·其四

险绝飞厓半压舟,纷纷象马石当头。

风教急峡三朝过,雨遣惊滩一日留。

山鹧催归知有梦,野花多故肯忘忧。

迷津欲向烟波问,渔父无人祗白鸥。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