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既岑寂,节物亦倥偬。
幽篱菊初暗,深壑梅已动。
古人傲尺璧,顾谓寸阴重。
欲从夫子游,掣肘愧不勇。
松高节磊砢,鹤老格清耸。
当知山泽臞,谁羡将相种。
一官戏人间,丛书以自拥。
微言闻绪馀,三叹手辄拱。
青天本寥廓,不受云雾滃。
愿言瞻清明,茗碗不辞捧。
客心既岑寂,节物亦倥偬。
幽篱菊初暗,深壑梅已动。
古人傲尺璧,顾谓寸阴重。
欲从夫子游,掣肘愧不勇。
松高节磊砢,鹤老格清耸。
当知山泽臞,谁羡将相种。
一官戏人间,丛书以自拥。
微言闻绪馀,三叹手辄拱。
青天本寥廓,不受云雾滃。
愿言瞻清明,茗碗不辞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客居他乡时的内心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的心境岑寂和时节的匆忙,通过“幽篱菊初暗,深壑梅已动”描绘出秋末冬初的景象,暗示时光流逝。诗人引用古人珍惜光阴的典故,表达自己对知识学问的追求,以及对与贤者交往的渴望,但又因事务缠身而感到力不从心。
接着,诗人赞美松树的高洁品格和鹤的超然风骨,暗示自己更倾向于山林隐逸的生活,而非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诗人自嘲为“一官戏人间”,表明对官场的淡泊态度,而选择沉浸在书籍之中,享受精神的富足。最后,诗人以“青天本寥廓,不受云雾滃”比喻自己的志向高远,不愿被尘世困扰,表达了对清明人格和高尚学问的追求,愿意捧起茗碗,静心聆听智者的教诲。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朱松淡泊名利、崇尚自然和学问的精神风貌。
试单衣,扶短策,沙路净如洗。
乍雨还晴,花柳自多丽。
争知话别南楼,片帆天际,便孤了、同心连理。
镇萦系。谩有罗带香囊,殷红斗轻翠。
一纸浓愁,无处倩双鲤。
可堪飞梦悠悠,春风无赖,时吹过、乱莺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