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聪明幼可观,诗文能诵说康孙。
他年定笑而翁拙,四十馀三始作官。
长大聪明幼可观,诗文能诵说康孙。
他年定笑而翁拙,四十馀三始作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琏所作的《寄康孙(其一)》。诗中以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鼓励为主题,充满了温馨与期待。
首句“长大聪明幼可观”,描绘了孩子自幼展现出的聪颖智慧,让人对其未来充满期待。接着,“诗文能诵说康孙”一句,点明了孩子在文学上的天赋,能够诵读诗文,预示着他在文化修养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这两句通过描述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才华,表达了长辈对孩子的喜爱和自豪之情。
后两句“他年定笑而翁拙,四十馀三始作官”,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和对晚辈的期许。这里“而翁拙”指的是自己在年轻时未能早早步入仕途,暗示了长辈在年轻时可能有过一些不如意的经历。然而,通过这句话,诗人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即相信孩子将来会超越自己,成就一番事业。这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既是对孩子的鼓励,也是对自己过去选择的一种释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展现了长辈对晚辈深沉的爱与期待,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成长历程的深刻思考。
甬东百家邑,人物萃精英。
近者翔三凤,于今数二程。
读书时有法,讲贯旦能评。
自谓才名重,毋令出处轻。
德尊群老列,坐有五经横。
往复皆耆旧,藏修尽老成。
省台交剡荐,郡国倚文衡。
理性程明道,文章马长卿。
鲰生惭后进,熏炙藉先声。
心地茅长塞,牛山木自荣。
趋陪乡饮席,侍立夜窗檠。
晤语传深秘,渊源罄发明。
坐看年甲改,伫览岁华倾。
政喜书三考,俄闻梦两楹。
昔年坚苦操,今日典刑名。
教授生前爵,郎官死后旌。
礼存群弟习,乐有一夔鸣。
存没俱无憾,修魂慰九京。
向晚鸦归,溯风笛起,楼迥便觉秋赊。
频拍阑干,望穷西北,浮云冉冉犹遮。
叹赋笔、哀时纵妙,鼙鼓催人渐老,繁华境改,空惊浩劫虫沙。
何待新亭洒泣,千载事、似梦总堪嗟。
雾沾衰草,风回旷野。黄叶萧萧,门径欹斜。
休错比、成都旧宅,彭泽荒园,好藉琴尊伴客,松菊怡情,长向閒中遣岁华。
无柰故人,音书断绝,飘转关河,遍地荆榛,日暮途穷,如何不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