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十载,驰骛周六经。
儒衣干时主,忠策献阙廷。
一朝奉休盼,从容厕群英。
束身趋建礼,秉笔坐承明。
廨署相填噎,僚吏纷纵横。
五日休浣时,屠苏绕玉屏。
橘花覆北沼,桂树交西荣。
树栖两鸳鸯,含春向我鸣。
皎洁绮罗艳,便娟丝管清。
扰扰天地间,出处各有情。
何必岩石下,枯槁闲此生。
读书三十载,驰骛周六经。
儒衣干时主,忠策献阙廷。
一朝奉休盼,从容厕群英。
束身趋建礼,秉笔坐承明。
廨署相填噎,僚吏纷纵横。
五日休浣时,屠苏绕玉屏。
橘花覆北沼,桂树交西荣。
树栖两鸳鸯,含春向我鸣。
皎洁绮罗艳,便娟丝管清。
扰扰天地间,出处各有情。
何必岩石下,枯槁闲此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彦伯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学养和对儒家经典的敬仰。诗中“读书三十载,驰骛周六经”表明诗人对经典的研习已达三十年之久,对《易》、《书》、《诗》、《春秋》、《仪礼》、《乐》的深入理解。此外,“儒衣干时主,忠策献阙廷”则显示了诗人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立志要以此为国家服务,阐述忠诚之道。
“一朝奉休盼,从容厕群英”反映了诗人在朝廷中受到的尊崇和信任,以及与其他才子共处的情景。接着,“束身趋建礼,秉笔坐承明”则描绘了诗人在朝堂上的庄重姿态,用笔记录着圣明之治。
“廨署相填噎,僚吏纷纵横”这一句,展示了官员之间的紧密配合和职责分工,而“五日休浣时,屠苏绕玉屏”则是对诗人休息时光的描述,其中包含了对清净环境的追求。
随后,“橘花覆北沼,桂树交西荣”通过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一幅自然景观图画,而“树栖两鸳鸯,含春向我鸣”则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皎洁绮罗艳,便娟丝管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以及对艺术之美的追求。最后,“扰扰天地间,出处各有情。何必岩石下,枯槁闲此生”则是诗人对于生命和情感的深刻反思,认为不必非要隐居山林,也能在世俗中寻找到各自的情感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对话,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且充满理想主义的儒家士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