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须鬼兵,逢头即须搦。
欲似园中果,未熟亦须摘。
老少总皆去,共同众死厄。
长命得八十,恰同寄住客。
暂在主人家,不久自分擘。
喻若行路人,前后踏光陌。
闻道须鬼兵,逢头即须搦。
欲似园中果,未熟亦须摘。
老少总皆去,共同众死厄。
长命得八十,恰同寄住客。
暂在主人家,不久自分擘。
喻若行路人,前后踏光陌。
这首诗以白话的形式,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诗人通过比喻和直接陈述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闻道须鬼兵,逢头即须搦”用夸张的手法,暗示人生随时可能遭遇不可预知的困难或灾难,如同面对鬼兵的威胁,需要时刻准备应对。接着,“欲似园中果,未熟亦须摘”将人生比作未成熟的果实,即使还未完全成熟,也必须被采摘,象征着生命的不可逆转和终将到来的终结。
“老少总皆去,共同众死厄”指出无论年龄大小,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所有人共同面对生命的终结。接下来,“长命得八十,恰同寄住客”则感叹即便能够活到八十岁,也只是如同寄居他人的客人,生命终究有限,无法长久停留。
“暂在主人家,不久自分擘”进一步强调生命的短暂,如同暂时寄居在他人的家中,终有一日要离开。最后,“喻若行路人,前后踏光陌”以行路人为喻,说明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从起点走向终点,沿途留下足迹,最终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生命的意义。
久客惊秋晚,怀归更送君。
乱来俱避地,老去惜离群。
山阁杯浮菊,江城雁度云。
行行经钓濑,时事不须闻。
旧游兰若尽英才,坐上高谈亦壮哉。
老去语音虽记忆,众中容貌各惊猜。
津亭夜雨故人少,樽酒灯花乡信来。
茂苑相逢话京洛,柂楼犹喜待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