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上林端,林端白露溥。
芭蕉不解意,叶叶向栏干。
新月上林端,林端白露溥。
芭蕉不解意,叶叶向栏干。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色与露珠的美景,以及芭蕉叶随风摇曳的情景,充满了静谧与和谐的氛围。
首句“新月上林端”,以“新月”点明时间是夜晚,而“上林端”则勾勒出月亮升起于林梢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接着,“林端白露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与湿润,白露弥漫在林间,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
“芭蕉不解意,叶叶向栏干。”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芭蕉以情感,它似乎不懂得欣赏这美丽的夜景,只是静静地将叶片向着栏杆,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秋夜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
行行太行道,一步三太息。
念厥造化初,春何险此极。
左右无底壑,前后至顽石。
高者欲作天明党,深者疑断地血脉。
夜中岩下埋斗杓,日午阴壁风雪号。
攀缘有路到绝仞,四望群峰合沓如波涛。
忽至逼侧处,咫尺颠坠恐莫逃。
嗟乎古昔未开时,隔绝往来人不思。
淳源一破山岳碎,巧心遂去缘崄巇。
崄巇不穷甚可畏,悼此二者亡其宜。
天地不自崄,崄由人为之。
彼车摧轮马伤足,中路勿叹勿恸哭。
世上安涂故有焉,孰使汝行此道躯高轩,丧坠不收宜尔然。
独酌谣。独酌且独谣。一酌岂陶暑。二酌断风飙。
三酌意不畅。四酌情无聊。五酌盂易覆。
六酌欢欲调。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
九酌忘物我。十酌忽凌霄。凌霄异羽翼。
任致得飘飘。宁学世人醉。扬波去我遥。
尔非浮丘伯。安见王子乔。
薄游金华山,信足支短筇。
长啸黄初平,蹴踏金芙蓉。
芙蓉峰头白云起,天风习习两腋举。
相传古来洞天三十六,乃是赤松真人之所理。
千岩拔崔嵬,万壑亘迤逦。
高欲凌空同,侧若摧鸟鼠。
括苍与台雁,琐细不足拟。
帝鸿既长逝,雨师邈难招。
回看昔日讲堂洞,却忆当时刘孝标。
九龙蜿蜒读书处,穹岩怪石摩苍霄。
荒坟突兀葬彩笔,至今词客何寥寥。
讲堂信郁纡,朝真益弘敞。
天门划然开,石洞豁榛莽。
恍然坐我金银台,昆丘玄圃恣来往。
青虬赤鲤尽罗列,三仙七圣时俯仰。
幽怀转轶荡,胜槩杳莫穷。
飞梁百尺下窈窕,举足却堕冰壶中。
冰壶跨山腹,气势何其雄。
何年虎豹穴,置此蛟龙宫。
水帘参差直下五千尺,银河宛转倒泻双白虹。
天孙云锦织璀璨,鲛人珠箔垂玲珑。
飞流溅沫日夜不得息,惊涛涌雪六月迷长空。
耸身出冰壶,倚杖息馀峭。
举头万松巅,隐隐落斜照。
石羊纷纷望不穷,突见双龙挂寒峤。
恍惚初平兄弟骑,蜕骨遗此青天貌。
俯窥曲涧仅容膝,解衣燃烛渡深黑。
行行不尽一线明,万乳荧煌喷苍壁。
玉树罗青葱,芝田烂金碧。
谁持巨灵斧,凿此灵仙窟。
真人渺何许,瑶草纷可拾。
枰间数子势飞动,细看尚记当年弈。
人言此穴穿四明,天窗万叠开蓬瀛。
摩挲仰视众仙箓,隐见若有胡生名。
吁嗟我今胡为在下土,青鞋布袜濩落如流萍。
乃思昔日玉皇侧,看花醉卧芙蓉城。
木公徘徊向我怒,授简谪余离太清。
一落人间五千载,沧溟浩劫会巳盈。
顾瞻灵境但咫尺,奋身欲飞还不能。
倚杖还悲歌,壮心浩难遏。
却忆云门期,瓢笠候明发。
回望金华山,兹游信奇绝。
馀霞映袍袖,岚翠尚明灭。
何当蹑苍虬,长揖众仙列。
提携两赤松,永与尘世别。
《金华山三洞歌》【明·胡应麟】薄游金华山,信足支短筇。长啸黄初平,蹴踏金芙蓉。芙蓉峰头白云起,天风习习两腋举。相传古来洞天三十六,乃是赤松真人之所理。千岩拔崔嵬,万壑亘迤逦。高欲凌空同,侧若摧鸟鼠。括苍与台雁,琐细不足拟。帝鸿既长逝,雨师邈难招。回看昔日讲堂洞,却忆当时刘孝标。九龙蜿蜒读书处,穹岩怪石摩苍霄。荒坟突兀葬彩笔,至今词客何寥寥。讲堂信郁纡,朝真益弘敞。天门划然开,石洞豁榛莽。恍然坐我金银台,昆丘玄圃恣来往。青虬赤鲤尽罗列,三仙七圣时俯仰。幽怀转轶荡,胜槩杳莫穷。飞梁百尺下窈窕,举足却堕冰壶中。冰壶跨山腹,气势何其雄。何年虎豹穴,置此蛟龙宫。水帘参差直下五千尺,银河宛转倒泻双白虹。天孙云锦织璀璨,鲛人珠箔垂玲珑。飞流溅沫日夜不得息,惊涛涌雪六月迷长空。耸身出冰壶,倚杖息馀峭。举头万松巅,隐隐落斜照。石羊纷纷望不穷,突见双龙挂寒峤。恍惚初平兄弟骑,蜕骨遗此青天貌。俯窥曲涧仅容膝,解衣燃烛渡深黑。行行不尽一线明,万乳荧煌喷苍壁。玉树罗青葱,芝田烂金碧。谁持巨灵斧,凿此灵仙窟。真人渺何许,瑶草纷可拾。枰间数子势飞动,细看尚记当年弈。人言此穴穿四明,天窗万叠开蓬瀛。摩挲仰视众仙箓,隐见若有胡生名。吁嗟我今胡为在下土,青鞋布袜濩落如流萍。乃思昔日玉皇侧,看花醉卧芙蓉城。木公徘徊向我怒,授简谪余离太清。一落人间五千载,沧溟浩劫会巳盈。顾瞻灵境但咫尺,奋身欲飞还不能。倚杖还悲歌,壮心浩难遏。却忆云门期,瓢笠候明发。回望金华山,兹游信奇绝。馀霞映袍袖,岚翠尚明灭。何当蹑苍虬,长揖众仙列。提携两赤松,永与尘世别。
https://shici.929r.com/shici/uufR4FgHq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