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有利材,要自为本观。
绿虬挟春怒,穴土气已完。
达士审所施,穷士审所安。
癯刘烛人镜,伪态了莫干。
常吹嘘二余,传以摩云翰。
大余携书来,一见意已殚。
似为殊胜摇,胸中衮涛澜。
皴肤褫厚袭,枵腹拾众残。
那知艺圃游,宇宙自尔宽。
黄间跳镞易,省括眼要端。
幸公调护之,无使困所难。
鹅峰横几上,晚翠深作寒。
徜徉有真乐,未应悔儒冠。
筼筜有利材,要自为本观。
绿虬挟春怒,穴土气已完。
达士审所施,穷士审所安。
癯刘烛人镜,伪态了莫干。
常吹嘘二余,传以摩云翰。
大余携书来,一见意已殚。
似为殊胜摇,胸中衮涛澜。
皴肤褫厚袭,枵腹拾众残。
那知艺圃游,宇宙自尔宽。
黄间跳镞易,省括眼要端。
幸公调护之,无使困所难。
鹅峰横几上,晚翠深作寒。
徜徉有真乐,未应悔儒冠。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诗人刘子翚所作,题目为《寄致明兼简余时升》。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鼓励之情的诗歌。
"筼筜有利材,要自为本观" 这两句开篇即强调了个人修养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提醒读者要注重自身的发展。
"绿虬挟春怒,穴土气已完" 描写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达士审所施,穷士审所安" 两句则是在强调无论是有才华的人还是处境困难的人,都应该谨慎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癯刘烛人镜,伪态了莫干" 这里描述了一种虚假的社会状态,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的自我修饰与掩饰。
诗中还多次提及友人的名字,如“常吹嘘二余”中的“二余”,以及“大余携书来”中的“大余”。这些都是对朋友深情厚谊的一种呼唤,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思念和期待。
"那知艺圃游,宇宙自尔宽"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希望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自由游走,不受外界约束,找到自己的广阔天地。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文学造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友人情谊的抒发,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自我实现的理念。
母死国复破,此愤可杀身。
杀身未得所,忍死犹烦冤。
先生古烈士,劲气苦难吞。
言官虽其职,一言遂去官。
郁郁栖閒曹,怅怅聊自存。
苟生如久病,病在胆与肝。
处世既不谐,功名何足论。
冲天终一决,举朝为悲酸。
毅皇诚可哀,景皇遇益艰。
继统空纷争,母子还自残。
尝读绝命辞,俯仰四十年。
馀生未可死,人定期胜天。
宴居何所念,一坐厉千劫。
半年不出户,世变方岌岌。
初不知有汉,魏晋亡愈急。
小园花事过,迸笋又戢戢。
绿深春已晚,惆怅风雨集。
客来或见唁,不语久于邑。
张君素相重,文字积慧叶。
染须事后生,愠色在眉睫。
彦回故名士,垂老乃被胁。
我曹宜深戒,晚节且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