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期极乐三千界,世事怀安二十年。
顾我未能从学道,祇将寂寞当幽禅。
心期极乐三千界,世事怀安二十年。
顾我未能从学道,祇将寂寞当幽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赠给一位名叫枢上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对世间安宁的追求。"心期极乐三千界"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的期待,"三千界"通常象征着佛教中的无数世界或宇宙的广大无边。"世事怀安二十年"则反映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怀念,已经度过了二十年的安稳岁月。
然而,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并未能完全投身于学道修行,"未能从学道"流露出一种遗憾和自我反省。他选择以"寂寞当幽禅"来应对这种境况,将寂寞的生活视为一种内在的修炼,类似于佛教中的静思禅定,体现了诗人的超脱与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现实的妥协,既有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又有对现世生活的接纳,透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
病鸳悲,孤鹤舞。凄咽遽如许。
兜率人归,留得好言语。
请看径竹筛云,庭槐竦月,还依约、旧经行处。
庾郎赋。沈吟寸草春晖,难写拔心苦。
玉笥山深,风撼梦中树。
夜来闪闪寒灯,丛丛故纸,从领取、乌衣风度。
离群已久,睹分明泥雪,使人悲也。
记得西窗初试笔,心手一时潇洒。
浓染花心,淡钩叶背,补点寒苔罅。
看粉本墨痕,同照寒夜。
不信雹碎霜彫,湘波梦迹,都作云烟化。
泽畔孤吟徒苦我,天吝灵均才借。
失计当门,末途空谷,此恨凭谁写。
谢池荒矣,惠连天上应讶。
信有千秋业。漫吟望低垂,平居故国。当年悔轻出。
竟无补丝毫,手残萧律。江南江北。
幸司马、文章助得。
到而今、破碎苍茫,老眼揩来皆血。春色。
浓于新酒,六十韶光,都成陈迹。天街风月。
并辔火城灯夕。
剩疏篱围住,数椽三径,换取舞筵歌席。
且掀髯上寿,尊前新词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