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群已久,睹分明泥雪,使人悲也。
记得西窗初试笔,心手一时潇洒。
浓染花心,淡钩叶背,补点寒苔罅。
看粉本墨痕,同照寒夜。
不信雹碎霜彫,湘波梦迹,都作云烟化。
泽畔孤吟徒苦我,天吝灵均才借。
失计当门,末途空谷,此恨凭谁写。
谢池荒矣,惠连天上应讶。
离群已久,睹分明泥雪,使人悲也。
记得西窗初试笔,心手一时潇洒。
浓染花心,淡钩叶背,补点寒苔罅。
看粉本墨痕,同照寒夜。
不信雹碎霜彫,湘波梦迹,都作云烟化。
泽畔孤吟徒苦我,天吝灵均才借。
失计当门,末途空谷,此恨凭谁写。
谢池荒矣,惠连天上应讶。
这首词《百字令》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亡弟的深切怀念与对其艺术才华的追忆。
词的开篇“离群已久,睹分明泥雪,使人悲也”,直接点明了词人对弟弟离世的哀痛之情。接着,“记得西窗初试笔,心手一时潇洒”两句,回忆起弟弟初次尝试绘画时的自由洒脱,充满了对那段时光的美好回忆。
“浓染花心,淡钩叶背,补点寒苔罅”描绘了弟弟在绘画时的细致入微,通过色彩与线条的运用,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看粉本墨痕,同照寒夜”则将这幅画与寒冷的夜晚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不信雹碎霜彫,湘波梦迹,都作云烟化”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弟弟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遗憾。
“泽畔孤吟徒苦我,天吝灵均才借”两句,将弟弟比作屈原(灵均),表达了对弟弟才华被天道所限制的感慨,以及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失计当门,末途空谷,此恨凭谁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弟弟的才华未能在生前得到应有的认可与施展,这种遗憾与痛苦难以言表。
最后,“谢池荒矣,惠连天上应讶”以谢灵运的池塘荒废和谢惠连的天上之谜,象征着弟弟的艺术成就虽未得到广泛认可,但其才华却如同星辰般闪耀,终将为后人所铭记。
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对亡弟艺术作品的追忆,表达了对弟弟的深深怀念与对其才华的无限惋惜。
雪会游人意,元朝变物华。
醉乡银作界,诗客玉为家。
鱼影纹冰縠,禽踪篆霰沙。
馀英恐销尽,目断夕阳霞。